肌少癥嚴重影響老人晚年生活質量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們往往會覺得四肢變細了,特別是老年人肌肉變軟,力量變差,腿沒有勁,走路速度也變慢了。人們想當然認為這是年齡大了以后的自然衰退,沒什么不妥。但事實上,對于很大一部分有上述情況的老年人,不僅是因為年紀大了、身體功能退化才會出現上述情況,骨骼肌減少癥(簡稱肌少癥)也是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
歐洲醫學專家在2009年提出了肌少癥的概念,它是指與年齡相關的骨骼肌含量減少(較年輕人下降兩個標準差)和功能下降,并且可引起衰弱和致殘的情況。肌少癥發生的根本原因目前尚不明確,一般認為,除了年齡之外,肌少癥的發生還與營養不足、缺乏活動以及疾病狀態有關。
國外的相關研究顯示,肌少癥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均有很大的影響。患有肌少癥的老年人,其發生跌倒的風險是沒有肌少癥的同齡老人的3倍。對患有肌少癥老年人的隨訪研究也發現,雖然老年人可以表現為功能狀態正常,但這部分老年人發展成為不能自理、不能獨自居住的比例也是最高的,兩年后這部分老人中有36.8%的男性和18.8%的女性會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肌肉本身是機體儲存蛋白質的地方,也是參與糖代謝的重要部位,肌肉的減少,會影響人的免疫功能和疾病的康復,比如手術后刀口愈合的速度。還有研究顯示,骨骼肌的減少與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發生相關。而更多的研究則揭示肌少癥會直接影響老年人的最終結局,有肌少癥的老年人其致殘率在男性中增加4.6倍、在女性中增加3.5倍;而在死亡率方面,除去其他疾病因素的影響外,肌少癥本身還會使老人的死亡風險增加2.32倍。
目前國際上對肌少癥的診斷,也是通過肌肉的力量、功能和質量3個方面來確診的。肌肉力量主要通過測量握力水平來判斷,肌肉功能主要通過測量步速來判斷,肌肉質量則通過雙能X線吸收(最常用)或生物電阻抗、CT、核磁等來判定。如果同時符合肌肉質量減少,并且合并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的下降,則可以診斷為肌少癥。
肌少癥的情況在老人中并不少見。研究顯示,80歲以上老人約半數會出現肌少癥的情況,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肌少癥發生率在10%左右。
-
老人患有鼻炎 千萬別大意了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會有一些鼻炎的癥狀,鼻炎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了解鼻炎的癥狀,
-
老人為何會腳疼 盤點5個原因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老年人出現腳疼的癥狀,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危害了,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
-
老年糖尿病有哪些癥狀?老年人患糖尿病會出現身體乏力的癥狀,會有皮膚瘙癢的癥狀,還會出現皮膚多汗現象,老年人患糖尿病會出現關節疼痛感,還會有皮膚
-
高血脂有哪些癥狀?高血脂會出現頭暈癥狀,還會伴有肢體麻木的癥狀,高血脂會引起患者胸悶氣短,還會出現身體乏力的癥狀,高血脂會引起胸部不同的疼
-
老年人要學會控制脾氣老年人的脾氣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保護著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是最好的呢,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