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出現水腫或心跳過緩要警惕甲減
當發生水腫或心跳過緩,大部分老年人常以為自己患的是心臟疾病或腎臟方面的疾病,這些癥狀可能是體內甲狀腺激素缺乏的征兆,因此應警惕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的發生。
甲減不少見但容易混淆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是指由于各種不同原因導致的甲狀腺激素缺乏而引起的機體代謝和全身各個系統功能減退的臨床綜合征。徐明彤指出,在老年人群當中甲減并非少見,目前,老年甲減發病率2.3%-4.4%,以女性多見,并且隨年齡增加,其患病率會逐漸上升。
徐明彤表示,老年甲減主要表現為皮膚干燥、粗糙無光澤、脫發、臉部及足踝出現水腫;飲食食欲不佳、便秘、心跳過緩、心臟擴大;亦可出現胸水和腹水。此外,還可能有記憶力減退、行動遲緩、貪睡等。由于病人能量代謝減低,產熱量少,所以,體溫偏低、怕冷。嚴重者可能導致粘液性水腫昏迷。
值得警惕的是,以上老年甲減的表現其實并不典型,常與一些退行性病變、腦功能下降等現象相混淆,極易漏診或誤診。因此徐明彤提醒老年人更應該注意甲減的發生。
加強對甲狀腺功能篩查
徐明彤表示,甲減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病因各異。其中,原發性甲減約占90%以上,病因可為自身免疫性、炎癥、手術、放射等所致。常見的是甲狀腺自身免疫性萎縮或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從而導致甲狀腺功能降低,這是老年甲減的主要病因。另外,也可見于一些疾病診治過程中,如甲狀腺手術、甲狀腺放射性碘治療后,或抗甲狀腺藥物治療過程中也可出現短暫的甲減。
而繼發性甲減則是由于垂體或下丘腦疾病如腫瘤,手術、放療或產后垂體缺血性壞死所致。
徐明彤提醒,老年甲減由于癥狀不典型,起病較隱匿,常常被忽視。因此對老年人應加強對甲狀腺功能的篩查,及早確定診斷和合理治療,一旦確診應到正規醫院積極治療。
堅持治療與調整生活習慣
老年甲減一旦確診,應用適當的甲狀腺激素作替代治療,并每隔2—3周,根據化驗的甲狀腺功能結果將劑量調整,直至癥狀緩解和化驗結果屬正常范圍。徐明彤強調,激素替代治療一般需要終生服用,不可輕易中斷。而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其他方面的疾病,需要服用多種藥物,因此要特別注意甲狀腺激素相對嬌氣,需單獨于早餐前服用。
而日常生活中,老年甲減患者也需要注意改變膳食習慣。首先是,碘的補充要根據不同的病因而決定,要咨詢專科醫生,選用適量海帶、紫菜。但忌大量用生甲狀腺腫物質: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等,以免發生或加重甲狀腺腫大;其次要補充足量的蛋白質;另外一定要限制脂肪攝入,如食油、花生米,和富含膽固醇的飲食如奶油、動物腦及內臟等要少食慎食。
-
老人患有鼻炎 千萬別大意了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會有一些鼻炎的癥狀,鼻炎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了解鼻炎的癥狀,
-
老人為何會腳疼 盤點5個原因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老年人出現腳疼的癥狀,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危害了,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
-
老年糖尿病有哪些癥狀?老年人患糖尿病會出現身體乏力的癥狀,會有皮膚瘙癢的癥狀,還會出現皮膚多汗現象,老年人患糖尿病會出現關節疼痛感,還會有皮膚
-
高血脂有哪些癥狀?高血脂會出現頭暈癥狀,還會伴有肢體麻木的癥狀,高血脂會引起患者胸悶氣短,還會出現身體乏力的癥狀,高血脂會引起胸部不同的疼
-
老年人要學會控制脾氣老年人的脾氣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保護著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是最好的呢,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