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腳涼腳麻腿軟或下肢動脈閉塞
很多老人會出現腳麻腿軟的情況,一般我們會認為是老人缺鈣或是因為糖尿病的原因,專家說,這還有可能是下肢動脈閉塞性疾病,無論是那種現象都不是好的現象。
腿軟無力,繼而出現雙腳發麻、怕冷……冬季來臨,如果您出現這些癥狀就要小心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在作祟。下肢動脈閉塞性疾病患者應注意康復治療。
據了解,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行走一段路程后出現一側或雙側小腿肚子疼痛,以至被迫停下來,休息片刻后,疼痛消失,還可繼續行走,但行走一段路后又疼,休息后又緩解。這種癥狀醫學上稱之為間歇性跛行,是下肢缺血的典型癥狀。
下肢動脈硬化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非炎癥性血管疾病。下肢動脈硬化輕則腿軟發涼,重則腳足壞死。特別是進入冬季,冷空氣刺激血管收縮加劇,是下肢缺血的高發期。
很多人對腿疼不怎么重視,特別是老年人,覺得人老腿先老是自然現象,耽誤了治療時間,最終導致截肢的嚴重后果。因此,市民一旦出現腿疼特別是伴隨下肢麻木、發冷、間歇性跛行等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到專業的血管外科進行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至關重要。
在治療方面,下肢動脈閉塞性疾病一般采取內科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適用于癥狀較輕或不能耐受手術的病人,包括戒煙、保暖、適當鍛煉、高壓氧療,以及各種擴血管、抗凝、活血化淤藥物等。外科治療包括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介入治療是一種微創治療方式,局麻下通過動脈穿刺,引入導管,對狹窄部位行擴張或支架術,優點是創傷小,病人恢復快。
近年來,應用微小球囊開通小腿動脈治療糖尿病足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手術治療主要有動脈內膜剝脫和血管搭橋兩類。如果硬化斑塊較局限,可采用局部硬化內膜剝脫,否則就須行搭橋術。采用自體大隱靜脈或人工血管在狹窄閉塞段的兩端分別與正常動脈吻合,從而越過狹窄段向遠端肢體供血。相對于介入治療,搭橋手術的創傷較大,一般需全麻或半身麻醉,術后須臥床5-7天,兩周方可拆線。無論是介入治療還是外科手術治療,術后都有血栓形成再栓塞的可能,所以要繼續采用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療。
冬季老人疾病很多,老人要多加注意,不要覺得是小問題就不管了,身體不好就要去看醫生,不要拖得很嚴重了才去醫院。
-
老人患有鼻炎 千萬別大意了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會有一些鼻炎的癥狀,鼻炎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了解鼻炎的癥狀,
-
老人為何會腳疼 盤點5個原因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老年人出現腳疼的癥狀,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危害了,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
-
老年糖尿病有哪些癥狀?老年人患糖尿病會出現身體乏力的癥狀,會有皮膚瘙癢的癥狀,還會出現皮膚多汗現象,老年人患糖尿病會出現關節疼痛感,還會有皮膚
-
高血脂有哪些癥狀?高血脂會出現頭暈癥狀,還會伴有肢體麻木的癥狀,高血脂會引起患者胸悶氣短,還會出現身體乏力的癥狀,高血脂會引起胸部不同的疼
-
老年人要學會控制脾氣老年人的脾氣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保護著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是最好的呢,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