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碘鹽新標準今天開始實施
今天是國際權益日,也是碘鹽新標準實施的第一天。從今天起,市場上一段時間內可能會出現兩種標準的食鹽同時銷售。有關部門聲明,今天以前生產的舊標準食鹽在保質期之前都可以繼續銷售;沒有標明保質期的,在生產日期三年之內都可以銷售。
根據我國去年9月發布的《食用鹽碘含量》標準,自2012年3月15日起,我國的食用鹽產品(碘鹽)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由原來的35mg/kg(±30% )調整為20mg/kg、25mg/kg、30mg/kg (±30%)三種范圍標準,我省選擇的是中位水平25mg/kg,允許碘含量波動范圍為18~33mg/kg。目前,阜南、來安、金寨三個試點縣已從3月1日起投放銷售新標準碘鹽。今日起全省各市縣鹽業公司按照新標準組織碘鹽的驗收和供應,屆時,市場上新老標準不同碘含量食鹽同時并存銷售。鹽務部門表示,3月15日前生產的碘鹽可以繼續銷售至保質期結束,產品未注明保質期的,可以銷售至生產日期之后三年。
對于一些甲狀腺疾病患者、不宜食用碘鹽的特殊人群,可持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到當地鹽業主管機構指定的單位購買非碘鹽。
自1995年全國統一供應加碘鹽后,我省今起首次下調加碘量。昨日,合肥市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科專家就此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據合肥市疾控中心專家解釋,1994年,合肥市疾控中心對1200名小學生進行碘缺乏病情監測,結果顯示,甲狀腺腫大率為21.08%,尿碘含量只有75.40微克/升,這表明合肥市屬于輕度碘缺乏地區。但到了去年,調查發現合肥的兒童“尿碘中位數”達到327.5微克/升,大于300微克/升,表明合肥居民的碘營養水平不僅達標,而且還有點“偏高”。
專家說,碘缺乏可導致胎兒神經發育異常,出生后出現智力障礙,兒童缺碘將導致生長激素異常,出現身材矮小,長期缺碘就會出現俗稱的‘大脖子病’。但碘攝入量過多同樣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疾病,包括: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癌癥以及兒童因食用碘過多引起的弱智、青壯年碘攝入過多而導致生育能力減弱等,其危害并不小于碘缺乏所引起的危害。 “因此,我省適時對食鹽碘含量進行下調。同時,在碘含量下調后,疾控部門將加強對居民身體內相應的指標進行監測和評估,以判斷下調后的標準是否適合。”
-
老年人食用鹽的幾大學問對于我們老年人來說,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時間才能夠保護我,為了老年人的身體更加的健康,那么老年人在吃食用鹽的食物,也會
-
老年人過量攝入食鹽的危害老年人過量攝入食鹽的危害,老年人對咸味食品偏愛有加,就必然會引起體內的鹽分超標,而高鹽食物對血管的傷害最大,它會拉近老年
-
老年人食用鹽的小標準老年人食用鹽的小標準,老年人都知道多吃鹽不好,但是,為了給菜品增味兒,人們總會刻意的多加一點。然而,人體攝入的鹽超過日常
-
解一下碘的具體用途及鑒別方法吧碘鹽是指含有碘酸鉀(KIO3)氯化鈉(NaCl)。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是6克,但中國國民普遍超過20克。這就需要同時提
-
食鹽過量危害健康 老人攝入多少合適我們在飲食中難免會攝入鹽分,有的老年人因為喜歡原因或者相信食鹽能防輻射的謠言攝入過多的鹽分,對身體機能造成了不良影響,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