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手機多功能不如易操作
寬屏幕、大按鍵、鈴聲響亮、超長待機……原本“非主流”的老人手機近日借著重陽節(10月26日)的東風,在各地市場轟轟烈烈地“火”了一把。相對于一些落入俗套的保健品之類,年輕白領們更熱衷于為年高眼花的長輩們選一份實用又貼心的禮品,功能簡單、操作方便的老人手機自然成為熱門首選。
如今,重陽節已過,老人手機卻余熱未消。記者日前在百度搜索中輸入“老人手機”字樣,用時僅0.001秒,出現的相關鏈接已近50萬篇,其中不乏在線銷售和推薦。有意思的是,這些手機雖然出自不同品牌,但賣點異曲同工——不求功能多樣,但求操作簡單,屏幕夠寬、按鍵夠大、更成為一些產品的主打賣點,雖然其中不乏品牌產品,但價格非常平易近人,三四百元是最為常見的價位。
雖然老人手機是專門為老年消費群體定制,但消費者們卻對其知之甚少。“沒聽說過,更沒有見過。我不太關注這些手機潮流,對手機功能也沒有太多要求,能打電話、發短信就行。”家住海淀區復興路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兒子給她換了部手機,據說功能非常強大,可以看電視、上網、拍照、聽歌、玩游戲,但王女士并不習慣這份新潮禮品,一來界面太復雜,不知如何操作,經常會不小心按錯;二來很多功能為年輕人設置,并不適用于老人,所以這款手機用了大半年,很多功能卻形同虛設。
顯然,手機的多功能優勢并不能討得老年消費者的歡心。國外有研究數據顯示,66%的老人對使用家電感覺困難,64%的老人認為家電產品缺乏有效的使用說明。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小家電,手機顯然也包括在內。正如行業專家所言,現在市場上出售的可專供老人使用的電器太少了,大部分產品在極力追求功能集成化的同時,忽略了使用應該簡單化的基本要求。這無疑讓認知能力大不如前、眼花、手腳不利索的老人感到不便。
正因如此,伴隨著市場的逐步細分,一些手機商們考慮到了老年消費者這一特殊群體,紛紛涉足功能簡化、操作簡易的老人手機。雖然產品的新鮮賣點有所差別,但在一些基本特征不謀而合:屏幕和字體都很大、按鍵及按鍵間隔較大、聽筒和鈴聲揚聲器音量夠大、設有一鍵報警和手表功能等,而那些廣受年輕人熱愛的電子書、照相機等功能,卻在老人手機上鮮有出現。
當然,功能簡化并非意味著濫竽充數。記者在北京一些電器店咨詢老人手機時,有銷售人員居然拿出了一些款式落伍的老舊機型。記者注意到,這些產品雖然價格低廉,但往往不是為老年消費者專門設計,而是某些品牌幾年前的機型。
事實上,真正老人手機的設計雖然縮減了概念噱頭,但時尚魅力絲毫不減。被譽為“手機之父”的馬丁·庫帕(Martin Cooper)毫不掩飾自己對Jitterbug手機的喜愛,這正是一款專為老年人研制的時尚手機。
據說,該款手機簡單到只配備了3個按鍵:第一個按鍵可以隨時接通Jitterbug公司的接線員,而第二個按鍵則可以快速查找最常使用的電話號碼,第三個按鍵則是用來進行緊急呼叫。其不僅設計線條流暢,且使用相當方便。就像馬丁·庫帕所言,只要會用固定電話、看得懂手機屏幕的人,都用得來。
相對而言,國內的老人手機仍處于非主流狀態,多數都在低端路線徘徊。可喜的是,許多企業一直堅持探索,積極為老年消費者們打造最實用的手機,并不斷開發出一些易操作的附加功能。比如說:在屏幕上安一個放大鏡,幫助讀報看書;附帶助聽器,不必擔心聽不清來電;不僅鈴聲清脆響亮,還能用清晰的聲音報時;白天可以聽收音機,晚上可以當手電筒用等等。
除此之外,安全性也成為老人手機設計中特別考慮的參數。一般來說,老年人比年輕人對手機輻射的反應更為敏感,所以老人手機的輻射值往往比普通手機要低出許多。
-
父親節來臨,這份健康禮物清單請收好父親節來了,你想好送什么禮物給爸爸沒?沒想好,那就送以下幾種健康小禮物吧。老年人都喜歡睡高枕頭,可實際上,過高的枕頭不僅
-
空巢老人必備物品中,電話排名第一孩子大了不中留,失去老伴和遠離孩子的空巢老人不得不自己一個人生活著,洗衣做飯、買菜吃藥,全都靠自己。關愛空巢老人,從現在
-
老人配老花鏡,不要以年齡為標準一般人在40~45歲以后,閱讀或其他近距離工作時看不清,而且逐年加重的現象稱為老視眼,俗稱老花眼。眼睛里有一個名叫晶狀體的結
-
老年保健品魚龍混雜 如何挑出合適的老年保健品我們的父母日漸老去,身體也不如以前硬朗,各種小毛病也接踵而至。繼而很多孝順的子女會想到買老年保健品為父母補補身子,然而市
-
假牙 ,你不知道的事在我國衛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65—74歲的老年人中,有牙齒缺失的達到86.1%,平均保留的牙齒數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