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鞋子選擇有講究 坡跟厚底有搭扣為最佳
俗話說,“鞋子好不好,只有腳知道”。人上了年紀,很多東西都十分的不講究了,不少老人很節省,一雙鞋穿很久都舍不得扔;還有些人怕麻煩,懶得自己去試,干脆讓子女代買。其實這樣是不利于自己的身體變化的。
“人老后,腳部的骨骼結構會發生改變,足部肌肉與韌帶的退變,會導致足弓彈性漸漸喪失,身體負重能力下降,走起路來更容易疲勞,特別是老年女性。”市普愛醫院足踝外科黃若昆醫生告訴記者,老人對鞋有更多的要求,絲毫馬虎不得。“門診很多人長期腳痛找不到原因,換雙鞋,在里面墊個墊子,立馬就不疼了。”
美國骨科醫師協會指出,65歲以上的老人,1/3有足部問題。來自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成年人的腳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64%源于穿鞋不當。
“歐美和香港人對鞋很重視,他們更青睞功能鞋。”黃若昆介紹,香港地鐵站一個40平方米的鞋鋪一年功能鞋的銷售量相當于整個大陸市場的銷量。國內很多人買鞋,首先考慮的是樣式好看,幾乎沒人考慮腳部健康。
目前老人穿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鞋子大,容易與腳分離,走路時需要花更多的力氣固定鞋子,長久下來腳部會感到疲累;布料太柔軟,如布鞋等,缺乏減震、包覆設計;鞋跟過高,使老人在平衡感較差的狀況下更容易扭傷腳踝。他表示,買鞋的核心原則就是“合腳”,也就是鞋的構造要適應腳的需要,最好遵循“鞋前寬、鞋中韌、鞋跟硬”的原則。“我的鞋子以鞋頭寬松、鞋底稍硬、帶點跟的休閑鞋為主。”
黃若昆說,鞋的功能主要集中在鞋底。很多人認為鞋底軟更養腳,其實這樣反倒不利于鞋底對足弓起到足夠的支撐,那種動不動就可以扭成“麻花”狀的鞋最不適合老人。
他介紹,好的老人鞋應該是鞋底外層硬一點,防止被硬物劃傷;內層軟一點,帶氣墊的最好,有減震作用,如果中間的足弓處稍稍墊高一點就更好了。鞋底錐形的最好,所謂“錐形”鞋底是指鞋底的寬度由上至下逐漸增大,這種鞋底與地面接觸面積大,穩定性好。
“最好挑雙大半碼的鞋。”他解釋,老人腳最怕擠,鞋子尺寸稍微寬松一點沒有關系。系帶的或有粘扣的鞋能隨時調節肥瘦,比較跟腳,最適合老年人。另外,后跟也很重要,一定要服貼。可以將腳尖或腳跟往前或后踮起,看看鞋子是否能完全包裹腳部。
老人腳跟脂肪墊變薄,不小心踩到小石子,腳跟很容易疼痛,發生足底筋膜炎的幾率也會變高,鞋跟最好在2-2.5厘米,能起到一定緩沖,走起路來也更省力。
老人買鞋一定親自去試,試鞋時兩只都穿上走十幾分鐘。一旦感覺穿著不舒服,趕緊脫下來。有足痛的老人,最好定做鞋子,以減輕疼痛;有足跟骨刺的老人,可配用足跟部有空洞的鞋墊,使骨刺周圍的壓力減輕。
-
父親節來臨,這份健康禮物清單請收好父親節來了,你想好送什么禮物給爸爸沒?沒想好,那就送以下幾種健康小禮物吧。老年人都喜歡睡高枕頭,可實際上,過高的枕頭不僅
-
空巢老人必備物品中,電話排名第一孩子大了不中留,失去老伴和遠離孩子的空巢老人不得不自己一個人生活著,洗衣做飯、買菜吃藥,全都靠自己。關愛空巢老人,從現在
-
老人配老花鏡,不要以年齡為標準一般人在40~45歲以后,閱讀或其他近距離工作時看不清,而且逐年加重的現象稱為老視眼,俗稱老花眼。眼睛里有一個名叫晶狀體的結
-
老年保健品魚龍混雜 如何挑出合適的老年保健品我們的父母日漸老去,身體也不如以前硬朗,各種小毛病也接踵而至。繼而很多孝順的子女會想到買老年保健品為父母補補身子,然而市
-
假牙 ,你不知道的事在我國衛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65—74歲的老年人中,有牙齒缺失的達到86.1%,平均保留的牙齒數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