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對缺血性中風存在哪些誤區?
許多人對缺血性中風(腦血栓)都存在一些誤區,有人認為老年人不胖,血壓也不高就不應該會中風;還有人認為風濕性心臟病的患者,雖然發現了心房有血栓的癥狀,但一直在服藥治療,為什么還是會中風呢?下面我們就針對這些情況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老年人對缺血性中風存在的一些誤區。
誤區一:血壓正;蚱筒粫酗L中風分出血性中風與缺血性中風兩種。缺血性中風的病因在于某支腦動脈發生了堵塞,導致局部腦組織因缺血缺氧而喪失功能。血壓正;蚱偷哪X動脈硬化病人,由于腦動脈管腔變得高度狹窄,或伴有頸動脈斑塊形成,或有血脂、血糖、血黏度增高等因素存在,均可能發生缺血性中風。
誤區二:小中風無關緊要 不少中風病人發病前在短時間內出現過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癥狀,伴有突然說話不利或吐字不清。但由于上述癥狀常在數分鐘內消失,頭部 CT檢查正常,而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其實,這是微小腦血栓引起的瞬間腦局部缺血,醫學上稱為小中風。約有一半小中風病人在5年內會發生偏癱,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小中風,及早就診防治。
誤區三:藥吃多少跟著感覺走 有的人每晚僅服1片(25毫克)腸溶阿司匹林。在腦血栓的預防性用藥中,不少人知道每晚睡前服用腸溶阿司匹林,但僅服1片。其實,目前國際公認的腸溶阿司匹林用量為每晚50~75毫克,即25毫克1片的腸溶阿司匹林應服2~3片。如果藥量不足,則達不到預防目的。需要說明的是,“毫克”不等于“片”。有人使用心痛定降壓時,錯誤地認為10毫克即10片,結果用藥過量導致血壓過低,腦血流變緩,吃出了偏癱。
相關文章
-
常見的“老年病”都有哪些呢?老年病又稱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與衰老有關的,并且有自身特點的疾病。一般認為,人的年齡在45至59歲為老年前期或初老
-
牙齒疼痛——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如何保健?牙齒疼痛——是很多人的常見疾病,中年以后,甚至是老年,忍有“潔白如玉”的牙齒,這就是健康的標志!然而有部分老年人還會松動
-
老人容易摔倒是什么原因 該怎么辦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容易摔倒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呢?是不是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傷
-
為什么會有老人味 5個方法能去除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老人都可能會遇到一些各種各樣的一些疾病的,而且很多老人都可能會遇到一些老年人的一些疾病的,
-
老人如何補鈣 遵循4大原則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很多老年人都特別喜歡心理更加健康的,而且老年人真的是特別需要補充一些鈣量元素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