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抑郁癥的密切聯系
糖尿病大家都知道,抑郁癥也不陌生,但是這兩種病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可能鮮有人知道。
長期需要血糖監測、吃藥和注射胰島素,大大影響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加上經濟負擔,導致許多病人最終患上抑郁癥。
近年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患上抑郁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3—5倍,抑郁復發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8倍,64%的糖尿病患者在過去的一年中曾有過一次抑郁。更為值得警惕的是,糖尿病患者發生抑郁不利于血糖控制,甚至會引發悲劇。
糖尿病患者與抑郁的密切關系
糖尿病是一種長期慢性疾病,目前尚無徹底治愈的方法,患者必須時刻注意飲食管理,經常監測血糖、長期服藥,有些患者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這些都極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部分糖尿病患者認為,使用胰島素預示著病情嚴重,導致心理壓力增加,悲觀情緒更嚴重。
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在5—10年內可能出現并發癥,這時刻威脅著患者,必然使人產生恐懼、悲觀和焦慮的情緒。另外,長期治療產生大量的醫療費用,給患者及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心理壓力會劇增。糖尿病患者發生抑郁時,皮質醇分泌亢進,大量的皮質醇會降低葡萄糖的利用,并拮抗胰島素,使血糖升高,發生惡性循環。
四類糖尿病病人最易患抑郁癥
專家指出,性別、年齡、病程、糖化血紅蛋白、并發癥情況都與糖尿病抑郁的發生率密切相關。女性情緒波動更大,患抑郁的危險比男性高;中年人承擔著來自家庭、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其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齡段;血糖長期控制得不好、并發癥較多的患者,精神壓力及經濟壓力更大,抑郁的患病率更高。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女性、病程長、并發癥多、血糖長期控制不良者,尤應注意排查抑郁等心理疾患并及時治療。
糖尿病病人患抑郁有什么癥狀
糖尿病患者一旦患上抑郁后,主要表現為心情低落,一開始會悶悶不樂,最終發展到悲痛欲絕;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躁動,嚴重者還會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有些老年患者出現嚴重失眠、便秘、腹脹、食欲下降、心率增快、血壓增高、心前區疼痛,還會出現諸如頭痛、腰背痛、關節痛等以疼痛為主的癥狀,并且服止痛藥無效。因此,當家人發現糖尿病患者出現上述狀況時,要警惕糖尿病抑郁的發生。
-
常見的“老年病”都有哪些呢?老年病又稱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與衰老有關的,并且有自身特點的疾病。一般認為,人的年齡在45至59歲為老年前期或初老
-
牙齒疼痛——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如何保健?牙齒疼痛——是很多人的常見疾病,中年以后,甚至是老年,忍有“潔白如玉”的牙齒,這就是健康的標志!然而有部分老年人還會松動
-
老人容易摔倒是什么原因 該怎么辦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容易摔倒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呢?是不是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傷
-
為什么會有老人味 5個方法能去除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老人都可能會遇到一些各種各樣的一些疾病的,而且很多老人都可能會遇到一些老年人的一些疾病的,
-
老人如何補鈣 遵循4大原則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很多老年人都特別喜歡心理更加健康的,而且老年人真的是特別需要補充一些鈣量元素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