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胃病有特點 根據特點科學飲食
許多老人被診斷有慢性萎縮性胃炎。有的老人見到診斷報告后非常害怕,擔心這種胃病會癌變。實際上,人到中年以后,胃粘膜萎縮性改變相當普遍,特別是老年人更為多見。有人對某敬老院30位7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胃鏡檢查,發現83%的老人有胃粘膜萎縮性改變,而隨訪未發現有癌變者。因此,現在有專家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是退行性的病理改變,是一種“半生理現象”。由于病人胃酸減少,可僅出現消化不良、腹脹、食欲減退等癥狀。當然,對老人的慢性萎縮性胃炎也應予以重視,對年齡在50歲以上,有胃酸缺乏或低胃酸者應定期復查,特別是伴有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為避免癌變,日常應注意合理飲食,不吃過燙食物,少吃刺激性及含硝酸鹽高的食物,如腌菜、咸魚、咸肉、煙熏食品,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老年人胃潰瘍也有其特點,胃酸正常,甚至偏低;年齡越大,潰瘍位置越高;潰瘍引起的疼痛也不典型,缺乏典型的中上腹節律性疼痛。由于老年人胃潰瘍位置較高,引起疼痛可放射到胸部或胸骨后,易誤診為心絞痛,有時病人僅有胃部不適、食欲減退,進食與服藥后也不易緩解;潰瘍病灶較大,60歲以上老人潰瘍病灶的直徑近半數超過1厘米,甚至有超過3~5厘米的巨大潰瘍,這與老年人有明顯胃粘膜萎縮,修復功能差有關。胃潰瘍中少數可癌變,特別是巨大潰瘍更為多見。
老年潰瘍病患者常常合并有其它許多疾病,這就增加了診治上的困難。老年人若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會引起缺氧,冠心病、動脈硬化會造成胃粘膜供血不足,均可影響潰瘍的愈合。腦血管意外時,常可累及下丘腦植物神經中樞,導致應激性潰瘍或使原有的潰瘍加重,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慢性骨關節疼痛患者,常因服用各種抗炎鎮痛藥如阿司匹林、消炎痛、撲熱息痛、布洛芬等引起胃粘膜損害,加重消化性潰瘍,誘發胃出血,如同時飲酒,影響更大。長期臥床的老人,易發生骨質脫鈣。血鈣升高可刺激胃泌素分泌,進而使胃酸、胃蛋白酶增加,造成胃粘膜損傷。
老年人潰瘍病發作大多數有明顯誘因,有其自身特點,社會環境各種刺激是個重要因素,如退休后的失落、家庭內部的不和、不能正確處理周圍的人際關系等因素,這些都可引起情緒波動,易造成潰瘍。所以說消化性潰瘍也是一種心身疾病。
老年人的潰瘍病易導致出血,并由于動脈硬化,血管難以自行收縮而不容易自止,出血量多。有些老人平時不太重視觀察大便的顏色,直到出現明顯貧血,進一步檢查時才被發現有胃出血。老年人有胃出血時,應慎用垂體后葉素,因為該藥易引起血壓升高、冠狀動脈收縮,可誘發中風、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輸血、補液也不宜過快,否則容易導致心力衰竭。如果出血量多而不止時,應及早手術。
老年人發生胃穿孔的情況也并非少見,由于老年人痛覺相對遲鈍,即使發生胃穿孔,有時也不覺太痛,壓痛、腹壁肌肉緊張也不十分明顯,如果沒有充分重視則會造成嚴重后果。
胃癌也是引起老年人胃出血的主要原因,對于胃出血持續不止的老人,應考慮到胃癌的可能。對于不明原因的貧血,應做大便隱血試驗,如果持續陽性,應進一步檢查。
由于老年人的胃病癥狀常不典型,單純靠臨床癥狀有時很難區分慢性胃炎、潰瘍病、胃癌,所以對老年人,有上腹部不適、噯氣、腹脹、嘔吐等非特異性癥狀者,都應做胃腸X線鋇餐檢查及纖維胃鏡檢查,以免延誤診治。
老年人患有胃病的要注意飲食,不能吃生冷的食物。
-
常見的“老年病”都有哪些呢?老年病又稱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與衰老有關的,并且有自身特點的疾病。一般認為,人的年齡在45至59歲為老年前期或初老
-
牙齒疼痛——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如何保健?牙齒疼痛——是很多人的常見疾病,中年以后,甚至是老年,忍有“潔白如玉”的牙齒,這就是健康的標志!然而有部分老年人還會松動
-
老人容易摔倒是什么原因 該怎么辦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容易摔倒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呢?是不是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傷
-
為什么會有老人味 5個方法能去除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老人都可能會遇到一些各種各樣的一些疾病的,而且很多老人都可能會遇到一些老年人的一些疾病的,
-
老人如何補鈣 遵循4大原則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很多老年人都特別喜歡心理更加健康的,而且老年人真的是特別需要補充一些鈣量元素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