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營養不良成事實 探究疾病背后的原因
現在雖然物質條件好了,但是因為有很多的老年人的心理壓力還是有的,所以很容易造成營養失衡,那么老人營養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不愛吃、吃不動、營養失衡、藥物作用。那么,針對這幾大原因,老人應該怎樣“合理地吃”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
不愛吃
老人味覺功能退化,經常沒胃口,導致吃不下、吃不香。中國營養學會建議,老年人能量攝入量以每日1800—2000千卡為宜,吃得少就無法保證充足的營養。胃口不好的老人,要增加鋅的攝取,多吃瘦肉、魚、蛋、豆制品、核桃等。鋅參與味覺素的合成,能增強味蕾機能。味蕾對湯類食物比對固體食物敏感,可適當喝些菜湯,多吃蛋羹等。飯菜溫度要適宜,味蕾敏感的最佳溫度為20℃-25℃。多進行室外鍛煉和力所能及的勞動,促進胃排空,增強飯前饑餓感,提高食欲。
吃不動
老人牙齒松動,吃不了硬的食物,進而保證不了營養的攝入。“吃不動”的老人要從牙齒和食物兩方面下手。首先,老人的牙出現問題,要及時尋求牙醫的幫助,牙齒脫落要及時鑲補,不要抵觸佩戴假牙。另外,老人應多選擇肉末、豆腐腦、菜泥、果汁等軟爛、易嚼、易消化的食物。
營養失衡
許多老人存在偏食的問題,要么吃肉多吃菜少,要么“養生過度”,如認為吃粗糧好就頓頓粗糧等,讓他們的營養失衡。其實,老人每天食用85克或以上的全谷類食物即可起到預防慢性病的作用,所以合理的飲食應該是粗細搭配,肉菜均衡:谷類食物每天吃300—500克,蔬菜和水果每天400—500克和100—200克,魚、禽、肉、蛋等每天125—200克。其中粗糧比重不宜太大,并盡量在白天吃,以免影響消化。如果晚上吃粗糧,就要粗糧細作,比如熬粥喝,或與土豆、芹菜、番茄、蘋果、橘子等果蔬搭配。建議少吃紅肉,如牛肉、羊肉,多吃白肉,如雞肉、魚,且要清淡、軟爛。
藥物作用
紅霉素等抗生素有明顯抑制食欲作用;某些中草藥,如石膏、大黃、黃柏等苦寒敗胃,熟地黃滋膩礙胃,也會抑制食欲;抗腫瘤藥氮芥類可引起惡心、厭食。老人在服用這些藥物期間,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健胃消食片和嗎丁啉調理食欲。另外抗結核藥物易引起轉氨酶升高,從而影響食欲,服藥期間要定期查肝功,明顯食欲變差時要尋求醫生的幫助。
-
常見的“老年病”都有哪些呢?老年病又稱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與衰老有關的,并且有自身特點的疾病。一般認為,人的年齡在45至59歲為老年前期或初老
-
牙齒疼痛——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如何保健?牙齒疼痛——是很多人的常見疾病,中年以后,甚至是老年,忍有“潔白如玉”的牙齒,這就是健康的標志!然而有部分老年人還會松動
-
老人容易摔倒是什么原因 該怎么辦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容易摔倒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呢?是不是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傷
-
為什么會有老人味 5個方法能去除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老人都可能會遇到一些各種各樣的一些疾病的,而且很多老人都可能會遇到一些老年人的一些疾病的,
-
老人如何補鈣 遵循4大原則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很多老年人都特別喜歡心理更加健康的,而且老年人真的是特別需要補充一些鈣量元素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