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餐后血糖
王大爺患有糖尿病,一直堅持用藥,經常化驗空腹血糖均大致正常,偶爾查過兩次餐后血糖結果都偏高,他自認為與吃得多有關,沒引起太多重視。最近半年多來,他老覺著手腳麻木,看東西模糊。因為經常翻閱有關書籍,他預感到這些可能是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于是就醫檢查,果然,診斷的結果是2型糖尿病并發視網膜病變。醫生說王大爺發生并發癥的罪魁禍首,就是餐后高血糖。
大多數糖尿病病友都會經常檢測空腹和餐后2小時的血糖水平,也經常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到底是空腹血糖重要,還是餐后2小時血糖更重要?專業醫生的回答是:二者都很重要。但是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來講,餐后血糖對于預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有著更重要的作用。心血管并發癥是2型糖尿病最多見、花費最多的疾病。所以說,糖尿病病友一定要重視餐后血糖的控制。平時除了監測空腹血糖,還要經常監測餐后血糖,即血糖監測應當全天候。理想的血糖控制水平是:空腹≤6.1毫摩爾/升,餐后1小時≤8.3毫摩爾/升,餐后2小時≤7.8毫摩爾/升,餐后3小時≤6.1毫摩爾/升,全日無低血糖發生。對于老年人,為了減少低血糖的風險,控制目標可以在此基礎上適當放寬。
糖尿病患者為什么易餐后血糖升高?
胰島β細胞功能隨著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逐漸衰竭,導致了血糖水平的逐年增加。并且餐后血糖的升高早于空腹血糖的升高。糖尿病患者除了空腹血糖高以外,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也明顯高于正常人。引起餐后高血糖的病理生理機制包括:⑴胰島素分泌的缺陷,致使血糖水平的逐漸增高。⑵外周組織尤其是肌肉、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障礙產生胰島素抵抗效應。胰島素抵抗隨著血糖水平的增高而逐漸加重。⑶肝葡萄糖輸出量向下調節的能力減弱,肝糖元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可升高血糖濃度。
餐后高血糖有什么危害?
大規模臨床研究表明,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能夠更好地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同時,餐后高血糖與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癥有著密切的相關性。高血糖可促進高甘油三酯血癥,使脂質過度氧化,出現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時導致血壓的增高。餐后血糖越高,越易導致血栓形成,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和中風的機會就越高。隨著餐后血糖的增高,總的冠心病發生率和致死性冠心病發生率也逐漸增高。餐后血糖越高,糖尿病微量蛋白尿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也越高。高血糖可影響到認知功能,降低了大腦對信息的處理能力,降低記憶力和注意力。另外一方面,高血糖還可導致情緒的改變,會使人感到精力不足、抑郁等。
餐后高血糖降之有道
有不少糖尿病病友雖然服用降糖藥物或者注射胰島素,但餐后血糖控制得并不好,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降低餐后血糖有學問,糖尿病病友必須注意以下問題,才能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水平。
飲食
影響餐后血糖升高的因素很多,一方面是營養物質的攝入,包括進餐的數量和種類,另一方面是胃腸道吸收功能。在控制總熱量的基礎上少食多餐;進餐時細嚼慢咽,延長進餐時間。避免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多食用含較多膳食纖維的食品。用餐時先來一碗含膳食纖維多的燕麥粥是一種很好的選擇。膳食纖維可延長胃的排空和腸道運送速度,延緩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使進餐后血糖不會急劇上升。同時,膳食纖維食品可降低餐后血清胰島素的水平,在同等條件下,長期進食膳食纖維食品可以減輕體重。
運動
糖尿病病友還應當進行持之以恒的合理運動,運動應該循序漸進,運動量應由小到大。正式運動前先作10分鐘左右的準備活動,通過熱身活動可以使肌肉先適應起來,避免運動時肌肉拉傷。一般情況下,中等強度的運動每次應持續20~30分鐘。剛剛開始運動時,可以先保持運動5~10分鐘,然后逐漸加量。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可在1~2個月內將運動時間延長到20~30分鐘。運動即將結束時,最好再做10分鐘左右的恢復運動,而不要突然停止。例如,在慢跑20分鐘后,先逐漸改為快走、慢走,漸漸放松步行速度。在飯后1~2小時參加運動,可有效減低餐后血糖,還可避免運動時及運動后發生低血糖。
藥物調整
糖尿病狀態下的餐后高血糖情況比較復雜,用藥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案。經飲食和運動治療,主要表現為餐后高血糖的肥胖和超重的2型糖尿病者可首選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如拜唐蘋,根據情況也可選用二甲雙胍和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如羅格列酮。消瘦者建議選擇快速作用的胰島素促分泌劑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高的,肥胖或超重者可首選二甲雙胍和噻唑脘二酮衍生物如羅格列酮;消瘦者可首選胰島素促分泌劑或胰島素促分泌劑與二甲雙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等選擇性聯合使用。
應用胰島素治療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現為餐后高血糖者,可增加短效胰島素或換用超短效的人胰島素諾和銳或聯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高者可增加胰島素劑量或聯用二甲雙胍和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羅格列酮。2型糖尿病者如仍存在一定的胰島功能,也可考慮聯用胰島素促分泌劑,餐后血糖高者可首選快速作用的短效制劑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空腹和餐后血糖均高者可選擇作用時間較長的制劑如格列美脲或達美康等。
另外,胰島素泵治療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可通過調節不同的基礎率和餐前大劑量來理想地控制空腹或(和)餐后高血糖。親愛的糖尿病病友們,請記住醫生的十六字健康忠告“控制飲食、適當運動、按時服藥、定期復查”。
大多數糖尿病病友都會經常檢測空腹和餐后2小時的血糖水平,也經常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到底是空腹血糖重要,還是餐后2小時血糖更重要?專業醫生的回答是:二者都很重要。但是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來講,餐后血糖對于預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有著更重要的作用。心血管并發癥是2型糖尿病最多見、花費最多的疾病。所以說,糖尿病病友一定要重視餐后血糖的控制。平時除了監測空腹血糖,還要經常監測餐后血糖,即血糖監測應當全天候。理想的血糖控制水平是:空腹≤6.1毫摩爾/升,餐后1小時≤8.3毫摩爾/升,餐后2小時≤7.8毫摩爾/升,餐后3小時≤6.1毫摩爾/升,全日無低血糖發生。對于老年人,為了減少低血糖的風險,控制目標可以在此基礎上適當放寬。
糖尿病患者為什么易餐后血糖升高?
胰島β細胞功能隨著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逐漸衰竭,導致了血糖水平的逐年增加。并且餐后血糖的升高早于空腹血糖的升高。糖尿病患者除了空腹血糖高以外,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也明顯高于正常人。引起餐后高血糖的病理生理機制包括:⑴胰島素分泌的缺陷,致使血糖水平的逐漸增高。⑵外周組織尤其是肌肉、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障礙產生胰島素抵抗效應。胰島素抵抗隨著血糖水平的增高而逐漸加重。⑶肝葡萄糖輸出量向下調節的能力減弱,肝糖元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可升高血糖濃度。
餐后高血糖有什么危害?
大規模臨床研究表明,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能夠更好地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同時,餐后高血糖與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癥有著密切的相關性。高血糖可促進高甘油三酯血癥,使脂質過度氧化,出現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時導致血壓的增高。餐后血糖越高,越易導致血栓形成,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和中風的機會就越高。隨著餐后血糖的增高,總的冠心病發生率和致死性冠心病發生率也逐漸增高。餐后血糖越高,糖尿病微量蛋白尿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也越高。高血糖可影響到認知功能,降低了大腦對信息的處理能力,降低記憶力和注意力。另外一方面,高血糖還可導致情緒的改變,會使人感到精力不足、抑郁等。
餐后高血糖降之有道
有不少糖尿病病友雖然服用降糖藥物或者注射胰島素,但餐后血糖控制得并不好,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降低餐后血糖有學問,糖尿病病友必須注意以下問題,才能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水平。
飲食
影響餐后血糖升高的因素很多,一方面是營養物質的攝入,包括進餐的數量和種類,另一方面是胃腸道吸收功能。在控制總熱量的基礎上少食多餐;進餐時細嚼慢咽,延長進餐時間。避免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多食用含較多膳食纖維的食品。用餐時先來一碗含膳食纖維多的燕麥粥是一種很好的選擇。膳食纖維可延長胃的排空和腸道運送速度,延緩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使進餐后血糖不會急劇上升。同時,膳食纖維食品可降低餐后血清胰島素的水平,在同等條件下,長期進食膳食纖維食品可以減輕體重。
運動
糖尿病病友還應當進行持之以恒的合理運動,運動應該循序漸進,運動量應由小到大。正式運動前先作10分鐘左右的準備活動,通過熱身活動可以使肌肉先適應起來,避免運動時肌肉拉傷。一般情況下,中等強度的運動每次應持續20~30分鐘。剛剛開始運動時,可以先保持運動5~10分鐘,然后逐漸加量。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可在1~2個月內將運動時間延長到20~30分鐘。運動即將結束時,最好再做10分鐘左右的恢復運動,而不要突然停止。例如,在慢跑20分鐘后,先逐漸改為快走、慢走,漸漸放松步行速度。在飯后1~2小時參加運動,可有效減低餐后血糖,還可避免運動時及運動后發生低血糖。
藥物調整
糖尿病狀態下的餐后高血糖情況比較復雜,用藥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案。經飲食和運動治療,主要表現為餐后高血糖的肥胖和超重的2型糖尿病者可首選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如拜唐蘋,根據情況也可選用二甲雙胍和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如羅格列酮。消瘦者建議選擇快速作用的胰島素促分泌劑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高的,肥胖或超重者可首選二甲雙胍和噻唑脘二酮衍生物如羅格列酮;消瘦者可首選胰島素促分泌劑或胰島素促分泌劑與二甲雙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等選擇性聯合使用。
應用胰島素治療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現為餐后高血糖者,可增加短效胰島素或換用超短效的人胰島素諾和銳或聯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高者可增加胰島素劑量或聯用二甲雙胍和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羅格列酮。2型糖尿病者如仍存在一定的胰島功能,也可考慮聯用胰島素促分泌劑,餐后血糖高者可首選快速作用的短效制劑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空腹和餐后血糖均高者可選擇作用時間較長的制劑如格列美脲或達美康等。
另外,胰島素泵治療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可通過調節不同的基礎率和餐前大劑量來理想地控制空腹或(和)餐后高血糖。親愛的糖尿病病友們,請記住醫生的十六字健康忠告“控制飲食、適當運動、按時服藥、定期復查”。
相關文章
-
帕金森患者服藥不能太任性 用藥需注意這些帕金森這種疾病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多的,有很多的人們都會得到這種疾病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困擾,那么帕金森患
-
中老年人該如何補鈣?對于我們的中老年人來說補鈣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的人們帶來的好處,那么你知道嗎?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補鈣才能夠保護我們中老年人
-
老人反復頭暈頭痛,或是腦供血不足來襲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時候都會反反復復的出現一些頭暈頭痛的疾病,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而導致的這些疾病呢?會
-
老年人補鈣吃什么牌子的鈣片好?生活當中有了很多的老年人,也是鈣質流失比較嚴重,不開心成為了老年人的趨勢,那么在平時的時候,我們老年人應該選擇什么牌子的
-
老人如何保養膝關節 6大招保養膝關節如果我們的膝關節出現了非常多的傷害的話,也是會給我們的老年人帶來非常大的影響的,那么對于我們這方面的現象來說,我們的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