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當有再少心
季羨林在《病榻雜記》中,幾次談到老年人要有再少之心。他從蘇東坡的《浣溪沙》詞說起(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季羨林說,“再少”這個詞或者概念,蘇東坡是首創者。而他自己“是相信人能夠‘再少’的,愿與全國老年人共勉之”。
那么,老年人怎樣才能“再少”呢?季羨林說,那不是指年齡上、時間上,而是“體現在心理狀態方面”。“因為年齡和時間一旦逝去,就永遠逝去。”“東坡的‘再少’是指精神上的,我們不知道他是否有具體的經驗。”在他自己看來,一是要承認老齡現象,如行動遲緩、思維不敏銳、耳眼不靈便、走路困難等等;二是要努力適應這些客觀現象;但是,承認和適應并不等于屈服,所以三還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因為這能“產生一種不服老的力量”,一種“極大的力量”。這就是說,老年人要老有所為,不能因為老,終日“無所事事”。“如果老年人能做出像少年的工作,這就算是‘再少’了”。什么叫“像少年的工作”呢?季羨林評價自己,謙虛地表示“不敢說”。但是,“反正我從來不敢懈怠,從來不倚老賣老。我現在既向后看,回憶過去的40年;也向前看,即爭取更高壽。”季老還說:“活著不是我的目的,而是我的手段。”我們的活動天地還是夠大的。所以他九十開外后還寫了那么多的精美文章,其中包括小學和中學的十年經歷。在寫作中,“我確實感覺到,自己是‘再少’了十年。”
季羨林先生近40年的“再少”經驗,值得老年人借鑒。
相關文章
-
老年人旅游的好處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方式來旅游,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更
-
老年人經常旅游有什么好處老年人經常旅游有什么好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為了一種生活情趣。很多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也愛上了到處旅游,老年人旅游有
-
老年人常旅游 其實也可以有益身心健康在現在的生活中,而且很多老年人也是工作了一輩子,而且感覺自己退休了以后也是沒有任何的事情去做,非常的不適合,而且也會影響
-
老人旅游的好處有哪些呢雖然老人的身體在逐漸的衰老,但大家不能由此失去對戶外運動的有效鍛煉,時常出去陪兒女進行一番旅游,不僅對促進身體血液循環、
-
老人假期出游有哪些注意事項“五一端午”正值旅游的最佳時節,出游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既有益于身體健康,又能長見識。但是,專家提醒,為了老年人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