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多聽兒歌不癡呆
日本國立長壽醫療中心近日發現,聽音樂、做體操等都是改善腦血管性癡呆癥患者認知能力的好方法。日本一位用音樂治療老年癡呆的醫師,就是讓老人聽熟悉的兒歌來防治癡呆的。當老人們聽到“桃太郎”這類歌謠的時候,他們十分高興,好像回到過去,歌謠還引出他們大腦中的記憶。
北京老年醫院癡呆病房副主任醫師呂繼輝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聽老人喜愛和熟悉的兒歌、舒緩的樂曲,的確能幫助老年癡呆患者緩解病情。
臨床研究表明,音樂在改善人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活躍度以及穩定情緒等方面均有獨到的功效。因此,呂繼輝認為,聽喜歡的兒歌可作為改善癡呆老人身心障礙的一種良好調節手段,將有利于消除孤僻老人與周圍環境的溝通障礙,加強老人對人生的重新認識和生活信心。研究證明,音樂還能影響大腦中多種活性物質的釋放,這些物質有利于調節人的情緒、減少攻擊性、提高睡眠質量和改善抑郁狀態等。讓老年癡呆患者聽兒歌,要根據老人的身心狀況適當地選擇獨唱、合唱、器樂演奏等不同的形式,但這不代表可以隨便買磁帶或音樂CD來聽。如選擇有大自然音效的音樂,就能與人的身心頻率形成“和諧共振”,從而減緩癡呆老人的病情發展。
有些毛病不是病很多老人常感到一些癥狀,并為此擔心是否生病了。其實,對于老人來說,有些毛病不是病,不必大驚小怪。 老人常感到眼睛干澀,主要原因是由于年齡增長,淚液分泌逐漸減少,無法保證眼睛的滋潤和光滑,并非疾病。緩解眼干澀的方法是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強光、高溫刺激,定時做眼睛保健操。 有的老人起床、躺下、翻身都會出現眩暈,感覺自己在旋轉或者自己周邊的事物在旋轉,這是由于體位改變時血壓調節不及時,引起短暫的大腦供血不足。稍微休息即可緩解。 部分老人活動時常能聽到骨關節發出“嘎嘎”的聲響。這是因為老人關節潤滑液減少,關節摩擦損耗加大,從而聽到關節響。一般來說,表皮不紅不腫,也不感到疼痛,沒有活動障礙就不必擔心。這類老人需要多活動,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老人常常發生耳鳴,常表現為颼颼聲、嘀嗒聲、鐘聲等。這也不必過分擔心,60歲以上老人耳鳴發病率高達30%,主要原因是隨年齡的增長,聽覺神經系統的退行性變所致。 如果老人眼前突然出現黑點飛舞,像有蚊子在眼前飛,在光線明亮或白色背景襯托下,更為明顯,這種現象是飛蚊癥。它是一種退萎性變化,不影響視力,經檢查沒有眼部器官病變的話,就沒有多大危害。
-
老年人旅游的好處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方式來旅游,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更
-
老年人經常旅游有什么好處老年人經常旅游有什么好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為了一種生活情趣。很多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也愛上了到處旅游,老年人旅游有
-
老年人常旅游 其實也可以有益身心健康在現在的生活中,而且很多老年人也是工作了一輩子,而且感覺自己退休了以后也是沒有任何的事情去做,非常的不適合,而且也會影響
-
老人旅游的好處有哪些呢雖然老人的身體在逐漸的衰老,但大家不能由此失去對戶外運動的有效鍛煉,時常出去陪兒女進行一番旅游,不僅對促進身體血液循環、
-
老人假期出游有哪些注意事項“五一端午”正值旅游的最佳時節,出游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既有益于身體健康,又能長見識。但是,專家提醒,為了老年人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