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老人”的別樣情懷
“這次是專程到宜昌于老的家中取銀杏樹苗,栽種到大哥任職的沙市市公安局特警中隊訓練場周邊,替父親了結生前的一個心愿。”3月15日,已身故的前荊州市長江河道管理局局長馬香魁的三子馬提明等人,走進位于桃花嶺的市離休干部于修生的家中,取走52株高達三米左右的銀杏樹苗。
這些銀杏樹苗,于修生已種植了五六年,“知道這五十多株銀杏樹苗就要在新的地方生根、發芽,美化當地環境,我心里很高興。”已87歲高齡的于修生還親自來到自家三樓平臺的苗圃里,將銀杏樹苗松土、裝袋。
據市政府老干部科透露,2004年以來,于修生共無償向社會各界捐贈銀杏樹苗700余株,這些銀杏樹苗已在湖北仙桃、河北邯鄲、河南延津等3省20余個縣市逐漸成長為一棵棵的大樹,清華大學校內也有五六株于修生培育出的銀杏樹。
“推廣銀杏樹種植,為子孫后代造福”是于修生二十余年執著育苗的精神支柱。
以樹為友 二十余載形影不離
1987年,時任原宜昌地委常委、副專員的于修生離休之后,抱著“只爭朝夕作貢獻”的精神,還想為群眾做點兒實事。一次,于修生在剪輯《古今中外百科知識》中發現,銀杏是藥樹,果、葉等都可用于治療和預防多種病癥。“銀杏樹有這么廣泛的藥用價值,為何不進行推廣?”經歷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老黨員于修生心中有了一個念頭:宜昌區域屬山嶺丘陵地貌,房前屋后,田頭路邊,山坡空間很大,城鄉有條件戶每戶種三五棵銀杏樹,有病治病,無病可賣錢增收,廣泛種植壽命達三四千年的銀杏樹,能為當代人與子孫后代健康服務。
發展銀杏樹,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上世紀90年代初,一株銀杏樹苗要賣到5塊錢,為了讓更多的群眾能夠種上銀杏樹,于修生決定自己來育苗,待成苗之后再以無償贈送的方式送給群眾栽種。
于修生親自動手,用一把鋤頭,一把鐵鍬在住房旁邊開辟出一塊30平方米大小的田地,有點“貪心”的于修生與夫人一道,將百余包泥土背上了位于三樓的陽臺,又建造了一塊30余平方米的苗圃。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于修生請人從興山買回20余斤銀杏樹種,第一批種子播下去之后,不到五成的發芽率卻給滿懷希望的于修生當頭潑了一盆冷水,4個月之后,樹苗才長出幾厘米高,再經過兩年的悉心照料,銀杏樹苗剛剛超過一米。
于修生有點坐不住了。他托人找來大量與樹木種植有關的書籍仔細閱讀,這才了解到,銀杏苗木在1-2年時生長較慢,從第三年開始則會往上竄,環境條件好的,一年可長1米以上。
除草、松土、施肥、澆水,在于修生的精心呵護下,兩年之后,首批發芽的銀杏樹苗全都長到了三米。
以樹會友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雖然于修生百般細心地呵護著他的銀杏苗,但播種-施肥-出苗這一過程顯得太過漫長,他從書上了解到,銀杏早果豐產的關鍵技術是采用嫁接繁殖。
上了年紀的于修生眼神不太好,應付不了給銀杏嫁接這種細活。這一次,他找到了一個好幫手——曾任興山縣委書記、當時已離休的梅子峰。
和于修生一樣,梅子峰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之后,也迷上了研究銀杏樹種植。為板栗樹、桃子樹成功嫁接的梅子峰沒有費多大功夫,憑借一本售價1.3元的《銀杏早果豐產新技術》,他很快便掌握了為銀杏樹嫁接的技術活。“于專員家的銀杏苗都是我幫他嫁接的。”梅子峰成為于修生推廣銀杏樹種植的新戰友之后,兩人經常在一起研究如何種植育苗。
為了挑選到優質品種的銀杏樹,兩位七旬老人不惜趕赴幾十公里之外,位于夷陵區霧渡河林業站的省林業局銀杏育種基地,忙活了大半天,選了十幾根良株的樹枝,以便于嫁接出適應能力更強的銀杏苗。
在朝夕相處中,梅子峰被于修生“在有生之年,盡力推廣銀杏樹種植”的精神感動,他認為自己更有條件來實現這一惠民之事。1997年,梅子峰回到興山黃糧坪,幫助一戶農民親戚種植銀杏,1999年成材的3500棵銀杏樹的果實、樹葉經外貿收購,除去投入的成本,一共賺了3000多元,2000年更是賺了近8000元。
以樹贈友 耄耋老人拳拳為民
現任清華大學跳水隊總教練的于芬是于修生的女兒,她五年前從家中帶了幾棵銀杏樹苗,栽種在清華大學游泳館門前的花壇內。“這些樹和花壇中的那些月季一比,顯得太高了,近期還準備幫這些銀杏樹搬個家。”在于芬眼中,于修生把這些寶貝樹苗看得比兒女還重要。每次接父親到北京住了兩三天之后,他都會以“擔心別人照顧不好自己的銀杏”為借口回到宜昌。“種植這些銀杏樹苗并不費勁,將銀杏的好處宣傳出去是我遇上的最困難的事情。”多年來,于修生克服種種困難,向湖北、河北、河南等地20余家單位、80余名群眾無償贈送銀杏樹苗700余株。
于修生將自己十幾年來收集整理的銀杏資料剪輯、復印、裝訂之后,郵寄給省市領導及自己的老戰友、老同事、老部下共計200余份。
省市領導在收到于修生提出的《建議對銀杏資源大力開發》之后,紛紛熱情地及時回復。由于人們認識的不斷發展,稀有樹種不再稀有,城市大街小區,亦也可以看到這種被稱作活化石的稀有樹種的身影。于修生與銀杏的不解之緣,使得自己的晚年生活別樣精彩。于修生對于銀杏的執著和孜孜不倦感染了不少人。向于老致敬!
這些銀杏樹苗,于修生已種植了五六年,“知道這五十多株銀杏樹苗就要在新的地方生根、發芽,美化當地環境,我心里很高興。”已87歲高齡的于修生還親自來到自家三樓平臺的苗圃里,將銀杏樹苗松土、裝袋。
據市政府老干部科透露,2004年以來,于修生共無償向社會各界捐贈銀杏樹苗700余株,這些銀杏樹苗已在湖北仙桃、河北邯鄲、河南延津等3省20余個縣市逐漸成長為一棵棵的大樹,清華大學校內也有五六株于修生培育出的銀杏樹。
“推廣銀杏樹種植,為子孫后代造福”是于修生二十余年執著育苗的精神支柱。
以樹為友 二十余載形影不離
1987年,時任原宜昌地委常委、副專員的于修生離休之后,抱著“只爭朝夕作貢獻”的精神,還想為群眾做點兒實事。一次,于修生在剪輯《古今中外百科知識》中發現,銀杏是藥樹,果、葉等都可用于治療和預防多種病癥。“銀杏樹有這么廣泛的藥用價值,為何不進行推廣?”經歷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老黨員于修生心中有了一個念頭:宜昌區域屬山嶺丘陵地貌,房前屋后,田頭路邊,山坡空間很大,城鄉有條件戶每戶種三五棵銀杏樹,有病治病,無病可賣錢增收,廣泛種植壽命達三四千年的銀杏樹,能為當代人與子孫后代健康服務。
發展銀杏樹,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上世紀90年代初,一株銀杏樹苗要賣到5塊錢,為了讓更多的群眾能夠種上銀杏樹,于修生決定自己來育苗,待成苗之后再以無償贈送的方式送給群眾栽種。
于修生親自動手,用一把鋤頭,一把鐵鍬在住房旁邊開辟出一塊30平方米大小的田地,有點“貪心”的于修生與夫人一道,將百余包泥土背上了位于三樓的陽臺,又建造了一塊30余平方米的苗圃。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于修生請人從興山買回20余斤銀杏樹種,第一批種子播下去之后,不到五成的發芽率卻給滿懷希望的于修生當頭潑了一盆冷水,4個月之后,樹苗才長出幾厘米高,再經過兩年的悉心照料,銀杏樹苗剛剛超過一米。
于修生有點坐不住了。他托人找來大量與樹木種植有關的書籍仔細閱讀,這才了解到,銀杏苗木在1-2年時生長較慢,從第三年開始則會往上竄,環境條件好的,一年可長1米以上。
除草、松土、施肥、澆水,在于修生的精心呵護下,兩年之后,首批發芽的銀杏樹苗全都長到了三米。
以樹會友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雖然于修生百般細心地呵護著他的銀杏苗,但播種-施肥-出苗這一過程顯得太過漫長,他從書上了解到,銀杏早果豐產的關鍵技術是采用嫁接繁殖。
上了年紀的于修生眼神不太好,應付不了給銀杏嫁接這種細活。這一次,他找到了一個好幫手——曾任興山縣委書記、當時已離休的梅子峰。
和于修生一樣,梅子峰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之后,也迷上了研究銀杏樹種植。為板栗樹、桃子樹成功嫁接的梅子峰沒有費多大功夫,憑借一本售價1.3元的《銀杏早果豐產新技術》,他很快便掌握了為銀杏樹嫁接的技術活。“于專員家的銀杏苗都是我幫他嫁接的。”梅子峰成為于修生推廣銀杏樹種植的新戰友之后,兩人經常在一起研究如何種植育苗。
為了挑選到優質品種的銀杏樹,兩位七旬老人不惜趕赴幾十公里之外,位于夷陵區霧渡河林業站的省林業局銀杏育種基地,忙活了大半天,選了十幾根良株的樹枝,以便于嫁接出適應能力更強的銀杏苗。
在朝夕相處中,梅子峰被于修生“在有生之年,盡力推廣銀杏樹種植”的精神感動,他認為自己更有條件來實現這一惠民之事。1997年,梅子峰回到興山黃糧坪,幫助一戶農民親戚種植銀杏,1999年成材的3500棵銀杏樹的果實、樹葉經外貿收購,除去投入的成本,一共賺了3000多元,2000年更是賺了近8000元。
以樹贈友 耄耋老人拳拳為民
現任清華大學跳水隊總教練的于芬是于修生的女兒,她五年前從家中帶了幾棵銀杏樹苗,栽種在清華大學游泳館門前的花壇內。“這些樹和花壇中的那些月季一比,顯得太高了,近期還準備幫這些銀杏樹搬個家。”在于芬眼中,于修生把這些寶貝樹苗看得比兒女還重要。每次接父親到北京住了兩三天之后,他都會以“擔心別人照顧不好自己的銀杏”為借口回到宜昌。“種植這些銀杏樹苗并不費勁,將銀杏的好處宣傳出去是我遇上的最困難的事情。”多年來,于修生克服種種困難,向湖北、河北、河南等地20余家單位、80余名群眾無償贈送銀杏樹苗700余株。
于修生將自己十幾年來收集整理的銀杏資料剪輯、復印、裝訂之后,郵寄給省市領導及自己的老戰友、老同事、老部下共計200余份。
省市領導在收到于修生提出的《建議對銀杏資源大力開發》之后,紛紛熱情地及時回復。由于人們認識的不斷發展,稀有樹種不再稀有,城市大街小區,亦也可以看到這種被稱作活化石的稀有樹種的身影。于修生與銀杏的不解之緣,使得自己的晚年生活別樣精彩。于修生對于銀杏的執著和孜孜不倦感染了不少人。向于老致敬!
相關文章
-
老年人旅游的好處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方式來旅游,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更
-
老年人經常旅游有什么好處老年人經常旅游有什么好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為了一種生活情趣。很多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也愛上了到處旅游,老年人旅游有
-
老年人常旅游 其實也可以有益身心健康在現在的生活中,而且很多老年人也是工作了一輩子,而且感覺自己退休了以后也是沒有任何的事情去做,非常的不適合,而且也會影響
-
老人旅游的好處有哪些呢雖然老人的身體在逐漸的衰老,但大家不能由此失去對戶外運動的有效鍛煉,時常出去陪兒女進行一番旅游,不僅對促進身體血液循環、
-
老人假期出游有哪些注意事項“五一端午”正值旅游的最佳時節,出游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既有益于身體健康,又能長見識。但是,專家提醒,為了老年人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