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風箏老人”造就莊橋“風箏之鄉”
老鷹風箏、燕子風箏、蝴蝶風箏、鯉魚風箏、長龍風箏……今天上午,第九屆莊橋風箏節暨首屆香樟藝術節的開幕,讓江北莊橋街道童家村的天空成了風箏的天堂。望著天空中飄飛的數百只風箏,有一位老人笑得特別開心。這就是童家村88歲的陳義梅老人,是他讓莊橋街道變成了一個以風箏聞名全市的特色街道,而莊橋風箏藝術節也在他的發起和倡導下舉辦至今,“能夠把我的愛好變成整個街道的愛好,這是我這輩子最幸福的事情。”老人告訴記者。
在童家村,陳義梅老人放風箏是一道已經存在了26年的風景。只要天不下雨,老人幾乎每天都騎著自行車找地方放風箏,“我做風箏、放風箏就是為了鍛煉身體。”陳義梅老人笑著說道,“做風箏可以動腦筋,放風箏可以鍛煉腿腳,而且還能有個好視力呢。”
26年來,老人先后制作了上百種上千個不同樣式的風箏,光是長串龍形風箏就有好幾個。今年,老人為了慶祝自己88歲的生日,更是特地做了一個長45米的88節龍形風箏。老人還收了好幾個徒弟,現在也個個成了莊橋街道數一數二的風箏制作高手。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1999年,已經在風箏的世界里沉浸了15年的陳義梅老人主動找到莊橋街道文化站站長陳偉光,請求街道能組織搞一個風箏放飛比賽,他愿意免費提供比賽用的所有風箏。
這一年的風箏放飛比賽搞得非常成功,兩年后,陳義梅老人又主動提出舉辦第二屆風箏放飛比賽,當年參加比賽的人數就突破了100人。兩屆風箏節的舉辦,讓老人成了街道的名人,大家都叫他“風箏老人”。老人所在的童家村更是在老人的帶動下,成了名副其實的“風箏村”,1000多人的村子幾乎人人都會放風箏。
從2003年開始莊橋街道參與了風箏節,而且還成立了風箏協會。風箏儼然成了莊橋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去年該街道還成為第四批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風箏之鄉。
相關文章
-
老年人旅游的好處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方式來旅游,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更
-
老年人經常旅游有什么好處老年人經常旅游有什么好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為了一種生活情趣。很多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也愛上了到處旅游,老年人旅游有
-
老年人常旅游 其實也可以有益身心健康在現在的生活中,而且很多老年人也是工作了一輩子,而且感覺自己退休了以后也是沒有任何的事情去做,非常的不適合,而且也會影響
-
老人旅游的好處有哪些呢雖然老人的身體在逐漸的衰老,但大家不能由此失去對戶外運動的有效鍛煉,時常出去陪兒女進行一番旅游,不僅對促進身體血液循環、
-
老人假期出游有哪些注意事項“五一端午”正值旅游的最佳時節,出游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既有益于身體健康,又能長見識。但是,專家提醒,為了老年人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