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愁花有語,不為老人開
劉禹錫與眾友飲酒觀牡丹,有感詩一首:“今日花前飲,甘心醉數杯。但愁花有語,不為老人開。”酒喝得盡興,花觀得不暢。詩人七十一歲謝世,算高壽了,賞花遭花閉,莫非他老時也被怠慢過,不然何“愁”?此詩多少折射出了唐代輕老的社會現象。
上海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在2008年底已突破300萬,尚記得2007年底的統計數是289萬,增數竟噌噌上躥。我媽和婆母都生了六個,現兩位老太均逾九十,是超高齡的老人,在而不健。子女全已退休,是年輕的老人、準老人(未滿六十歲)。國泰民安人添壽,兩代老人同堂的家庭比比皆是。當今花有語,肯為老人開?
前些天有晚過了九點半,家里電話鈴驟響。拿起聽筒,對方自報是華昌居委會主任。我有些緊張,不知是怎么回事。
原來他通知我去做免費體檢。因為自己剛作過自費檢查,就不想去,于是婉言謝絕了。主任倒沒嫌我好歹不知,繼續細細地介紹:411醫院與街道軍民聯手為老人服務,希望如約。情面難拂,我只能答應。那天居委會的一間小屋里,來了三四個名軍醫,給大家抽血,驗小便,客客氣氣的。完了還送上面包、牛奶。過了兩天,我又接到個陌生電話,說是廣中街道“老齡辦”的,姓王。她講:“吳老師啊,請儂某日去醫院做血管造影,到辰光我在那里等你們。”我又想推,不曾謀面的王阿姨卻熱情地一再堅持。總不能負人美意吧?那天到了醫院,果然見一位胖胖的中年婦女在四樓的走廊上恭候,手里還捧著一沓表格,不時地與來體檢的老人核對。椅子上滿是老人,凡有手腳不便、話語含糊不清的,她都迎來送去,格外照拂,笑容始終掛在臉上。我跟王阿姨聊了一會,她叫王玉玲,接手“老齡辦”工作不久,有許多事要做呢。街道居民中老人就有二萬多,占了總人口20%以上,今日體檢,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我怕做不周全,請大家多多協助。”她一臉懇切地對老頭、老太們說。陣陣暖意在眾人心頭蕩漾,真是此地花有語,愿為老人開。
花開為老人,又豈止一處?我曾就職的復興校園,對退休教工來說,永遠有關不住的爛漫春光。僅搞活動而言,每周有興趣小組:編結、拳操、扯鈴、合唱,有十八般武藝的全露出了臉;每月有大項目:春游、秋游,衛生講座,運動會,讀書會,敬老節聯歡,迎新團拜……“頭兒”是樂根玲老師,大家都親切地叫“阿玲”。她沒有官銜卻勝似高官,管著屬下一百七十多老人,快與校長的級別平了。退休教工中有了麻煩,如與鄰居的糾紛、老夫妻間的瞎猜疑、子女的不孝等等,全是雞毛蒜皮的,阿玲都當大事去管。對臥床不起的病人、孤老、經濟困難的家庭更是格外關照。她說,我重點做的是“雪中送炭”。阿玲直面我說:“儂講對口伐?”這是當然的。前幾天,即將退休的吳君認真地拖著我問:“哎,你們里面是不是一視同仁的?”這又是當然。人都老了,彼此還別啥苗頭呢,健康地活著就好。去見上帝的路上,用不著你推我擠,慢慢走吧。
花本無語。政府部門栽花,該讓園圃燦爛些,氣氛溫馨些;老人觀花,不妨主動到園圃中學學修剪,侍弄花草并不難。管它名花賤草,只求生機勃勃,賞心悅目。那么又何愁花有語,不為老人開?
-
老年人旅游的好處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方式來旅游,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更
-
老年人經常旅游有什么好處老年人經常旅游有什么好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為了一種生活情趣。很多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也愛上了到處旅游,老年人旅游有
-
老年人常旅游 其實也可以有益身心健康在現在的生活中,而且很多老年人也是工作了一輩子,而且感覺自己退休了以后也是沒有任何的事情去做,非常的不適合,而且也會影響
-
老人旅游的好處有哪些呢雖然老人的身體在逐漸的衰老,但大家不能由此失去對戶外運動的有效鍛煉,時常出去陪兒女進行一番旅游,不僅對促進身體血液循環、
-
老人假期出游有哪些注意事項“五一端午”正值旅游的最佳時節,出游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既有益于身體健康,又能長見識。但是,專家提醒,為了老年人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