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堅持自學 曾經放棄工作到大學旁聽17年
38歲時放棄工作,到大學旁聽17年;4次赴俄羅斯做勞務翻譯終以失敗告終;至今居無定所,年過六旬依舊孑然一身。 昨日,租住在漢陽鐘家村一棟老職工宿舍樓內的63歲重慶老人王忠厚,講述了他懷揣理想、堅持自學數十載,卻顛沛流離、落魄一生的辛酸往事。 王忠厚說,文革開始那年,數學、俄語成績優秀的他輟學進工廠當了工人。因中學檔案記錄有“白專道路,思想反動”,他從19歲到38歲在廠里一直抬不起頭來。文革結束后,學習的念頭日漸萌生。 38歲那年,他離職前往成都,在四川大學堅持旁聽長達17年。其后在媒體幫助下得到勞務翻譯的工作機會,終因性格原因喪失。 之后,王忠厚浪跡北京、重慶、成都和武漢,至今仍在做自學的計劃。 王忠厚同父異母的妹妹張蜀鋒,目前是武漢一家投資公司的總經理。張蜀鋒昨日告訴記者,大哥對自己感興趣的事非常執著,不計成本,不在乎別人的議論,不了解他的人會認為他不正常。 四川大學俄語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昨日在電話中證實,當年王忠厚旁聽過他教的“視聽說”課程,非常勤奮。 記者昨日還聯絡到四川大學二醫院當年的醫生黎文德。黎文德介紹,“我勸他學針灸類似的實用技術,可惜他沒堅持下來。” 王忠厚兩次前往俄羅斯庫爾干的勞務隊隊長蘇定忠昨日也介紹,王忠厚翻譯水平沒話說,人也本分,但翻譯不僅要外語水平,也要很強的溝通能力。 以后選翻譯估計會用其他人了 愿意的方式生活 蘇定忠是王忠厚兩次去俄羅斯的勞務隊隊長。他向記者介紹,王忠厚翻譯水平沒話說,人也本分,但以后選翻譯估計會用其他人了。因為翻譯不僅要外語水平,也要很強的溝通能力,“他和別人打牌聊天,那是不可能的事”。 據四川省農業廳一位負責招收勞務翻譯的工作人員介紹,王忠厚作為自學出來的翻譯,在語言測試上還不錯。不過其他測試方面有點問題。“他封閉那么多年學習,對社會的理解上與別人還是有些不一樣。” 原川大二院醫生黎文德:饑餓時在川大食堂泔水桶中覓食 原四川大學二醫院醫生黎文德介紹說,當時看了媒體報道去看王忠厚,他正住在操場看臺下改建的雜物間內,那里堆滿了石灰。黎文德免費教王忠厚針炙與按摩,與他算得上朋友與師生。 他說,“我勸他學門實用的技術,可惜他沒堅持下來。不然現在也不至于連個房子都沒有。”
1999年前后,他的奇特經歷引來當地多家媒體報道。不少人被他刻苦求學精神感動,甚至校外的社會人士也來探望。 妹妹張蜀鋒:就按大哥王忠厚愿意的方式生活 2008年6月,她將一無所有的大哥從成都接到武漢,安排照看樣板間。“也想給他一個落腳的地方”。 張蜀鋒說,大哥在數學上確實有天分,有些類似于電影《雨人》中的自閉癥患者,對自己感興趣的事非常執著,不計成本,也不關注社會需求與評價。 “現在可以理解他了,有時還很欽佩他。他不刁滑、認真、有志氣”。 開始他不知道怎么打掃樣板間的衛生,教了幾次后就做得十分干凈,從不偷懶,也沒對公司其他人說過自己的身份。印象中他一輩子沒說過謊。 張蜀鋒認為,大哥已進入晚年,今后就按他自己愿意的方式生活。 (記者萬建輝劉睿徹) 王忠厚:知識為何沒有改變命運 王忠厚一生的信條是堅持學習,用知識“把顛倒的人生顛倒過來”。然而幾十年過去,知識沒有改變王忠厚的命運,用他自己的話說,“仍和乞丐沒有多大差別”。 穿過黑漆的樓道,王忠厚在鐘家村租住的一居室呈現眼前,20多平方米的屋子,一張床外,別無他物。沒有廚房,衛生間在樓道,與幾家住戶共用。
-
老年人旅游的好處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方式來旅游,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更
-
老年人經常旅游有什么好處老年人經常旅游有什么好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為了一種生活情趣。很多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也愛上了到處旅游,老年人旅游有
-
老年人常旅游 其實也可以有益身心健康在現在的生活中,而且很多老年人也是工作了一輩子,而且感覺自己退休了以后也是沒有任何的事情去做,非常的不適合,而且也會影響
-
老人旅游的好處有哪些呢雖然老人的身體在逐漸的衰老,但大家不能由此失去對戶外運動的有效鍛煉,時常出去陪兒女進行一番旅游,不僅對促進身體血液循環、
-
老人假期出游有哪些注意事項“五一端午”正值旅游的最佳時節,出游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既有益于身體健康,又能長見識。但是,專家提醒,為了老年人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