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學車難 駕校:已形成不收老人的"潛規則"
車管局提醒:老人學車,只是“玩票”沒必要
春暖花開,65歲的王海根老先生給本報打來電話,訴說了欲學車而無門的苦惱。他想“弄輛車開開”,理由是“能經常帶老伴開車去外面蕩蕩,充實老年生活”。不過沒想到的是,女兒王瑾替他去駕校報名,卻被所有駕校拒絕,原因就是“年齡太大”。而按照相關規定,70周歲才是學車的“底線”。老人為什么要學車?老人學車為什么那么難?記者昨天進行了多方調查。
學車老人:
我們的優勢是認真
王海根告訴記者,他是受了一位同齡的醫生老友鼓動。那位老友跟他家庭生活、經濟狀況都很相似:孩子都已經長大成家,家里已經沒什么可操心的。老王算算經濟成本,跟老伴一年退休工資加起來有十二三萬元,醫療又有保障,養個家用小車,確實沒什么問題,于是也就興沖沖去報名了。
但老王也知道他那老友學得不容易:厚厚一本理論書,書上的字都跟蒼蠅一樣,老友拿放大鏡一頁一頁往下啃,理論考了三次,最后居然考了個滿分。
“我那位老友6個月才拿出駕照,中間換過教練、多次被毛頭小伙子著急亂吼,總算拿下了。教練又一直不滿意。”看到老友這個辛苦,老王一度曾想打退堂鼓,但老友鼓勵他說,雖然老人對要領的掌握、零件的記憶、路況變化的反應能力等相對呈弱勢,在體力和精力上也不占優勢,但是“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在學習中非常善于總結、琢磨,一旦學會,駕駛技術就比年輕人扎實,水平也過硬。”
駕校:
已形成不收老人的“潛規則”
為何不收老人?為什么有錢不賺?駕校方面沒有直接告訴王老先生原因。昨天記者專門采訪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練,他告訴記者,他們倒不是擔心老年人開車出去闖禍,關鍵在于去年剛出臺的限額制度使得一輛教練車能帶的學員數大大減少,過去靠大批學員分攤的運營成本,現在只好分攤在數量有限的學員上。要學車名額輪換得快,教練才有錢
賺。對老人學員,駕校教練們漸漸發現,除了反應慢外,由于精神緊張、天氣酷熱等原因,有些老年人在學車時會突發各種疾病。所以,特別是限額制度出臺后,業內漸漸便形成了不收年紀偏大學員的“潛規則”。
王海根的女兒王瑾聽到,駕校方面有位教練曾明確表示,40歲以上的學員他就不太愿意收了,50歲以上的更是堅決不收了,“50歲就不該學車了嗎?”王瑾這樣反問。
以幫家里老人報名的名義,記者撥打了杭州9家駕校的報名電話,結果4家駕校明確表示不接受60歲以上的老人報名;4家駕校表示年齡大的要適當提高費用,要比年輕人貴200-500元,而且,如果手動擋32小時沒學出來,每小時加收80元;僅一家駕校表示不區分年齡,跟年輕人一樣收費。
交通車管局:
現實需要還是玩票?
記者又就此采訪了杭州交通車管局有關人員,該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杭州老年“本本族”中,真正開車上路的不會超過三成,很多人是“純粹玩票”,幾個有駕照的朋友,在駕校摸了幾次方向盤之后,幾乎就沒再開過車。目前多數老年“本本族”,都是在2003年駕照年齡限制剛放寬到70歲那會取得的,當時有的駕校50歲以上學車老人能達到學員總數的20%。他告訴記者,目前杭州的老人學車熱在駕校的一片冷漠中,已經徹底降溫。“老人學車,要看是不是真的需要,只是玩票就沒必要了。”
小貼士
杭州三運駕校從事30多年駕駛的資深教練吳榮珍認為,老人開車要做到以下幾點:
從起步、加速等每個環節都要穩,熟練后才能上路;
開車上路前要先熟悉線路和路況,以便應對突發情況;
身體不適應時堅決不要開車;
最好開自動擋,因為自動擋車操作比較簡單,不用頻繁換擋、踩離合器,可以減少雙腿一半以上的“工作量”,降低開車過程中的勞動強度。
此外,還要每年定期身體檢查和審核相關證件。一旦發現自己精神不集中或者反應太慢,駕駛車輛不穩定以及不能正確識別和理解交通標志等情況時,最好不要開車。
-
老年人旅游的好處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方式來旅游,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更
-
老年人經常旅游有什么好處老年人經常旅游有什么好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為了一種生活情趣。很多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也愛上了到處旅游,老年人旅游有
-
老年人常旅游 其實也可以有益身心健康在現在的生活中,而且很多老年人也是工作了一輩子,而且感覺自己退休了以后也是沒有任何的事情去做,非常的不適合,而且也會影響
-
老人旅游的好處有哪些呢雖然老人的身體在逐漸的衰老,但大家不能由此失去對戶外運動的有效鍛煉,時常出去陪兒女進行一番旅游,不僅對促進身體血液循環、
-
老人假期出游有哪些注意事項“五一端午”正值旅游的最佳時節,出游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既有益于身體健康,又能長見識。但是,專家提醒,為了老年人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