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改革不是消滅差距 應傾向弱勢群體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八十年代以來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造成了現在養老難的問題。許多年輕人離開家鄉到大城市發展,越來越多的“獨居老人”、“空巢老人”養老問題日益嚴峻。養老制度的改革也成了風口浪尖的話題。
改退休制為社會養老保險制
改革退休制度為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首先是由單位保障到社會保障的需要,其次是實現制度公平的需要。什么是退休制度呢?工作期間不繳費,達到退休年齡之后,由單位來發放退休待遇。如果說你這個單位是財政撥款的,那么就是財政預算,如果是差額撥款,那么有一部分是財政撥款,有一部分是單位籌措。比如說你這個單位退休的人比較多,那要發的退休金也會比較多,壓力也會比較大。單位的情況千差萬別,有些單位未必有這么充足的經費和資金,那么養老金的發放就存在風險,也就是說你這個單位要自保有時候就力不從心。我們改革退休制度為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也就是說由單位保障走向社會保障,緩解經費不平衡的風險。
什么是社會保險制度呢?這些單位都要繳費,形成了養老基金,職工到了退休年齡,不再是從單位領錢了,而是通過社會保險基金來發放養老金。這樣就實現了社會共濟,就實現了風險共擔,使保障更加充分,更具有可持續性。
當前我們對退休制度、養老制度存在各種垢病。退休制度不繳費,養老保險制度要繳費,兩者之間的待遇還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樣的情況下,確確實實我們應該反思。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制度改革,從人社部的文件來看1992年就開始搞試點了,也一直在推進。當前來看,全國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大概是4000 萬,事業單位大概3000萬,機關單位不到1000萬。根據統計,現在大概有2/3已經實行了繳費,上海和廣東也有一些機關事業單位在繳費。迄今我們仍然還有一部分實行退休制度。為了建立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就需要逐步地統一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職工都應當參加社會保險,職工就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不論是政府的工作報告,還是黨的報告都講到要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行制度公平,這已經不是學術的探討,而是現行的政策。在這個過程中,確確實實也涉及到利益的調整。
-
購買老年人養老保險的作用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非常多的老年人正在遵循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來達到一些非常好的效果的,那么購買我們老年人的養老保險到
-
老年人養老保險最新政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老年人的養老方式,而且很多的老年人,會享受一些好處,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他們的生活事項,而且在日常生
-
七十歲孤寡老人醫保如何報銷呢七十歲孤獨老人醫保如何報銷?現在社會很多人會出現這樣的疑問,為什么現在看病比較貴而且有了醫保之后?不僅僅有了住院的保障,
-
五十歲的老人買什么保險比較合適其實現在生活當中,人們的保險意識都是非常的強的,并且有很多的人們在生活當中也非常注重買保險,人一旦上了年紀,更是需要保險
-
農村養老保險領取計算其實現在的生活都是非常的安詳和諧的,并且生活當中年齡比較長的老人們也老有所依,但是對于農村養老保險的計算方法,我們還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