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五彩豆藥食益健康
如果我們能了解這些豆類的性能,對患有不同疾病的人可以針對不同情況藥食兩用,加以調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現介紹常食用的5種彩豆的藥用。
赤小豆 既可食用,亦可藥用。民間自古就有用赤小豆治病的記載!妒朝煴咎O》曰:“用赤小豆和鯉魚煮爛食之,治腳氣及大腹水腫。”《本經》認為:“主下水,排癰腫膿血”。李時珍認為:“此藥治一切癰疽瘡疥及赤腫,不拘善惡,但水調敷之,無不愈者。”中醫認為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之效,F代分析認為每100克赤小豆含蛋白質20.1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纖維4.9克、硫銨素0.31克、核黃素0.11毫克、尼克酸2.7毫克。還含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近年多用其治療急性腎炎、肝硬化腹水及營養不良性水腫。如醫圣張仲景著名的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傷寒瘀熱在里,小便不利,身發黃者”。外用治療痄腮、乳癰、丹毒、爛瘡也有很好的效果!丢毿蟹健酚涊d:“治腳水腫,單用煎汁溫漬腳膝以下”?梢姵嘈《箖韧鈨捎媒詾樗L。
白扁豆 白扁豆為扁豆角的成熟種子,豆角為日食佳蔬之一,亦為中藥家族中的骨干藥物。《藥性本草》認為“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煮汁服,取效”。《本草圖經》:“主女子帶下。兼殺酒毒,亦解河豚毒”。李時珍認為其“止泄痢,消暑,暖脾胃,除濕熱,止消渴”。孫思邈用其治療暑濕吐瀉。中醫認為其有健脾、化濕、消暑作用,F代分析認為其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鋅,維生素B1、B2、C,尼克酸以及泛酸,酪氨酸等。此外尚含豆甾醇、磷脂、蔗糖、血球凝聚素AB等。對脾虛濕盛、運化失常而致的便溏或泄瀉、濕濁帶下、白帶過多以及暑濕吐瀉有明顯療效。此外對食物中毒的嘔吐有解毒和緩解的作用,為夏傷暑濕之要藥。
綠豆 綠豆又名青小豆,既可做菜用,又可煮粥服,為民間夏日解暑之佳品!堕_寶本草》:“煮食,消腫下氣,清熱解毒,生研絞汁服,治丹毒煩熱、風疹、藥后發動、熱氣奔豚”。而《隨息居飲食譜》認為:“綠豆甘涼,煮食清膽養胃,解暑止渴,利小便,止瀉痢”。中醫認為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之功,F代研究認為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尼克酸和磷脂等。常用于治療風熱感冒,。夏日感冒、鼻衄、牙痛、咽喉腫痛、腮腺炎、腹瀉、細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高血壓、青光眼、燒燙傷以及諸物中毒。可見綠豆一物雖然功用繁多,治療病癥廣泛,但其特長為消暑和解毒。本品性寒,故對脾胃素虛,痰濕壅盛,寒邪內居之人,應慎重使用。
黑豆 黑豆又名黑大豆,中醫認為其色如腎,故入脾腎兩經,其性味甘平(煮之則涼,炒之則熱),《本草綱目》曰:“吃黑豆,加氣力,補虛損”。“又益陽道”。具有滋陰補腎,活血利水,祛風解毒等功效,以及調中下氣,祛風除熱之效,F代分析認為含有極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及煙酸等。食之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暖胃溫中,明目活血,利水解毒,潤澤肌膚,烏須黑發的作用。黑豆中所含的皂苷,現代研究證明有抑制脂肪吸收并促進其分解的作用,因而有抗動脈硬化的作用。一般多用于治療閉經、痛經、不孕癥、先兆流產、妊娠水腫、自汗、盜汗、浮腫、消渴、白發、耳聾,外治癰瘡腫毒,并可解烏頭附子毒。元人賈銘《飲食須知》記載,本品不宜與蓖麻子、豬肉同食。
黃豆 黃豆又稱黃大豆,是我國北方的主要農產品之一。以東北產者為佳。本品營養豐富,在豆類作物中首屈一指。其藥用功效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并列為中品,言生大豆,味甘平,消癰腫,飲煎汁……止痛”。中醫認為黃豆性味甘平無毒,有健脾益胃,清熱解毒及寬中下氣等作用,F代分析每百克含蛋白質35.1克、脂肪16.0克、膳食纖維15.5克、碳水化合物18.6克、胡蘿卜素220微克以及核黃素、維生素E、多種微量元素,其中鉀1503毫克,F代研究大豆及其制品具有廣泛的生物功效。如防治癌癥,降低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癥,改善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癥狀,防止鼻出血綜合征等。民間常用其預防和治療四時感冒、胃病、貧血、缺乳、癤腫等疾病。近年世界各國對大豆制品及其功能性成分都極其關注,據中外專家預測大豆將是21世紀的維生素,其潛在開發價值大有可為。
赤小豆 既可食用,亦可藥用。民間自古就有用赤小豆治病的記載!妒朝煴咎O》曰:“用赤小豆和鯉魚煮爛食之,治腳氣及大腹水腫。”《本經》認為:“主下水,排癰腫膿血”。李時珍認為:“此藥治一切癰疽瘡疥及赤腫,不拘善惡,但水調敷之,無不愈者。”中醫認為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之效,F代分析認為每100克赤小豆含蛋白質20.1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纖維4.9克、硫銨素0.31克、核黃素0.11毫克、尼克酸2.7毫克。還含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近年多用其治療急性腎炎、肝硬化腹水及營養不良性水腫。如醫圣張仲景著名的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傷寒瘀熱在里,小便不利,身發黃者”。外用治療痄腮、乳癰、丹毒、爛瘡也有很好的效果!丢毿蟹健酚涊d:“治腳水腫,單用煎汁溫漬腳膝以下”?梢姵嘈《箖韧鈨捎媒詾樗L。
白扁豆 白扁豆為扁豆角的成熟種子,豆角為日食佳蔬之一,亦為中藥家族中的骨干藥物。《藥性本草》認為“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煮汁服,取效”。《本草圖經》:“主女子帶下。兼殺酒毒,亦解河豚毒”。李時珍認為其“止泄痢,消暑,暖脾胃,除濕熱,止消渴”。孫思邈用其治療暑濕吐瀉。中醫認為其有健脾、化濕、消暑作用,F代分析認為其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鋅,維生素B1、B2、C,尼克酸以及泛酸,酪氨酸等。此外尚含豆甾醇、磷脂、蔗糖、血球凝聚素AB等。對脾虛濕盛、運化失常而致的便溏或泄瀉、濕濁帶下、白帶過多以及暑濕吐瀉有明顯療效。此外對食物中毒的嘔吐有解毒和緩解的作用,為夏傷暑濕之要藥。
綠豆 綠豆又名青小豆,既可做菜用,又可煮粥服,為民間夏日解暑之佳品!堕_寶本草》:“煮食,消腫下氣,清熱解毒,生研絞汁服,治丹毒煩熱、風疹、藥后發動、熱氣奔豚”。而《隨息居飲食譜》認為:“綠豆甘涼,煮食清膽養胃,解暑止渴,利小便,止瀉痢”。中醫認為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之功,F代研究認為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尼克酸和磷脂等。常用于治療風熱感冒,。夏日感冒、鼻衄、牙痛、咽喉腫痛、腮腺炎、腹瀉、細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高血壓、青光眼、燒燙傷以及諸物中毒。可見綠豆一物雖然功用繁多,治療病癥廣泛,但其特長為消暑和解毒。本品性寒,故對脾胃素虛,痰濕壅盛,寒邪內居之人,應慎重使用。
黑豆 黑豆又名黑大豆,中醫認為其色如腎,故入脾腎兩經,其性味甘平(煮之則涼,炒之則熱),《本草綱目》曰:“吃黑豆,加氣力,補虛損”。“又益陽道”。具有滋陰補腎,活血利水,祛風解毒等功效,以及調中下氣,祛風除熱之效,F代分析認為含有極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及煙酸等。食之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暖胃溫中,明目活血,利水解毒,潤澤肌膚,烏須黑發的作用。黑豆中所含的皂苷,現代研究證明有抑制脂肪吸收并促進其分解的作用,因而有抗動脈硬化的作用。一般多用于治療閉經、痛經、不孕癥、先兆流產、妊娠水腫、自汗、盜汗、浮腫、消渴、白發、耳聾,外治癰瘡腫毒,并可解烏頭附子毒。元人賈銘《飲食須知》記載,本品不宜與蓖麻子、豬肉同食。
黃豆 黃豆又稱黃大豆,是我國北方的主要農產品之一。以東北產者為佳。本品營養豐富,在豆類作物中首屈一指。其藥用功效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并列為中品,言生大豆,味甘平,消癰腫,飲煎汁……止痛”。中醫認為黃豆性味甘平無毒,有健脾益胃,清熱解毒及寬中下氣等作用,F代分析每百克含蛋白質35.1克、脂肪16.0克、膳食纖維15.5克、碳水化合物18.6克、胡蘿卜素220微克以及核黃素、維生素E、多種微量元素,其中鉀1503毫克,F代研究大豆及其制品具有廣泛的生物功效。如防治癌癥,降低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癥,改善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癥狀,防止鼻出血綜合征等。民間常用其預防和治療四時感冒、胃病、貧血、缺乳、癤腫等疾病。近年世界各國對大豆制品及其功能性成分都極其關注,據中外專家預測大豆將是21世紀的維生素,其潛在開發價值大有可為。
相關文章
-
最適宜中老年人的5條飲食建議!必知!中老年人消化功能減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復發作就會對健康產生影響,飲食養生應該怎么做呢?根據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營養需求
-
自制首烏茶飲用 太婆降脂不成反傷肝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是喜歡喝一些茶飲的,那么對于我們的這個首烏茶來說,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引用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
-
老年人想要健康長壽 飲食方面需要注意5點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并不知道應該選擇什么樣的事情才能夠讓我們,身體更加的健康和長壽的,那么老年人要想健康長壽
-
老人吃不下飯怎么辦 妙招助老人開胃有很多的老人在平時的時候吃不下飯,也會給我們的老年人帶來非常大的傷害的,那么我們對于老年人吃不下飯這樣的現象來說,到底應
-
老年人便秘了怎么辦?千萬別大意了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會出現一些便秘這樣的癥狀的,那么老年人便秘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害也是比較多的,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