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粥為藥可治多種疾患
粥是以米作為原料的一大食品。粥在我國有數千年的歷史,是我國人民一種獨特的傳統飲食方法。粥,俗稱稀飯。古時也有稱為“糜”的。周書有“黃帝始烹谷為粥”之說,算是最早的歷史記載了。古時凡粳、粟、粱、黍、麥等皆可為粥,現今一般均以粳米、粟米(小米)、糯米熬粥。
用適當的中藥和具有藥用作用的食物與適量的米同煮為粥,叫做“藥粥”。藥粥是祖國醫學寶庫中的一部分,它是以藥治癥,以粥扶正的一種食養食療的好方法。宋代有《粥品》一書問世,官方編纂的《太平圣惠方》,共載藥粥方129種;明代高濂的《飲饌服食箋——粥糜類》中共收粥品38種;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共收粥品50多種;清代曹慈山的《養生隨筆》中則收載了一百多種,可謂洋洋大觀。
如身有疾患,可對癥選粥
體質衰弱,可選用人參粥、山藥粥、何首烏粥、黃耆粥等;肺結核可選用百合粥、茯苓粥;胃氣痛,可選用砂仁粥、萊菔子粥;急性腸炎,可選用車前子粥、馬齒莧粥;肺熱咳嗽,可選用貝母粥、竹瀝粥;慢性腎炎,可選用茯苓粥、生地粥、太子參粥等等。明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有“神仙粥”治感冒之法,即以糯米半合,生姜五大片,水煮一二滾后入大蔥白五七個,煮至成粥再加醋半盞,乘熱服之,對年老體弱者感冒尤有殊效。
藥粥養生,更有其它進補方法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由于藥食同源,諸如山藥、黃精、桂圓、胡桃、芝痲、綠豆、紅豆、芡實、栗子等本身既是藥物,又是食物,與米煮粥,香甜可口,無論男女老少皆啖之如飴。再如人參、黃耆、枸杞、天冬、茯苓、蓗蓉、山楂等補益之品,一旦入粥,其功尤勝。況且粥是日常食物,藥味加減靈活,服食簡便易行,長久服用亦可調補養生。民間習以春食薺菜粥,夏食綠豆粥,秋食藕粥,冬食羊肉粥、臘八粥,就頗得四時食養之宜。其它如荷葉粥、紅豆粥、牛乳粥、雞粥、肉粥、魚片粥等,亦各有其不同的功效。
-
最適宜中老年人的5條飲食建議!必知!中老年人消化功能減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復發作就會對健康產生影響,飲食養生應該怎么做呢?根據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營養需求
-
自制首烏茶飲用 太婆降脂不成反傷肝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是喜歡喝一些茶飲的,那么對于我們的這個首烏茶來說,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引用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
-
老年人想要健康長壽 飲食方面需要注意5點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并不知道應該選擇什么樣的事情才能夠讓我們,身體更加的健康和長壽的,那么老年人要想健康長壽
-
老人吃不下飯怎么辦 妙招助老人開胃有很多的老人在平時的時候吃不下飯,也會給我們的老年人帶來非常大的傷害的,那么我們對于老年人吃不下飯這樣的現象來說,到底應
-
老年人便秘了怎么辦?千萬別大意了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會出現一些便秘這樣的癥狀的,那么老年人便秘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害也是比較多的,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