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如何及時發現身體缺水
通常我們感覺到口渴的時候也意味著身體缺水了,但對于老年朋友們來說,因為身體的衰老和身體機能的下降,不少的老人的身體感知力會下降而不能及時發現身體缺水,所以,我們介紹二個簡單的方法幫助老人達到及時補水的目的。
日常輕微缺水一般不會引起嚴重疾病,但會影響身體健康,如導致口渴、便秘、皮膚于燥、疲勞、精力不足、工作效率低下、少尿、血黏度增加等。對于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身體較差的人,輕微缺水的影響更大。另一方面,盲目大量喝水可能會造成胃腸飽脹、消化不良,對高血壓、腎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患者更為危險。
【觀察尿量,判斷是否缺水】
口渴是很多人喝水的原動力,但口渴不是判斷缺水的敏感指標,因為身體缺水到一定程度時,口渴的感覺才會出現,輕度的缺水并不會讓人覺得口渴,而此時已經需要補充水分。何況有很多因素影響口渴感,年齡大的人、體力活動少的人對口渴不敏感。尿量是衡量是否缺水的客觀指標。正常成人每晝夜尿量為1000-2000毫升,一般認為,成年人每天保持1500毫升左右的尿量是比較適宜的。如果少于400毫升,就是臨床上的少尿,這意味著腎臟可能無法完成排泄代謝廢物的功能。如果一晝夜尿量少于1000毫升(大致相當于三四次排尿),就可以認為身體缺水。
【觀察尿液顏色,判斷是否缺水】
每次排尿的尿量因人而異,就算是同一個人,每次排尿尿量也會有變化,并不恒定。這種情況下,建議結合尿液的顏色來判斷是否缺水。一般情況下,晨起后第1次排尿比較濃縮,多呈淡黃色。晨尿之后,隨著排尿次數增加,尿液的顏色越來越淡,直至清亮無色,則表明尿量基本合適。當然,尿液的顏色有時也會受茶、咖啡、維生素B2等物質的干擾。
另外,身體的其它一些表現也可以判斷是否缺水。比如,口腔黏膜發黏、皮膚干燥、眼窩內陷都有可能是缺水,嬰幼兒、兒童和老年人表現尤其明顯。便秘、血黏度升高也提示身體可能缺水。另一方面,水腫則是體內水分過多的表現,常由腎臟疾病、心臟疾病、甲狀腺疾病、過敏性疾病、內分泌失調引起,要及時就醫。
最后,提醒老年朋友們,最好能養成按時喝水的習慣,千萬不要等到口渴了或者口渴的很厲害才喝水。對于老人來說如果患有心腦血管類疾病不能及時補水可是對身體很不利的。
-
最適宜中老年人的5條飲食建議!必知!中老年人消化功能減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復發作就會對健康產生影響,飲食養生應該怎么做呢?根據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營養需求
-
自制首烏茶飲用 太婆降脂不成反傷肝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是喜歡喝一些茶飲的,那么對于我們的這個首烏茶來說,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引用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
-
老年人想要健康長壽 飲食方面需要注意5點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并不知道應該選擇什么樣的事情才能夠讓我們,身體更加的健康和長壽的,那么老年人要想健康長壽
-
老人吃不下飯怎么辦 妙招助老人開胃有很多的老人在平時的時候吃不下飯,也會給我們的老年人帶來非常大的傷害的,那么我們對于老年人吃不下飯這樣的現象來說,到底應
-
老年人便秘了怎么辦?千萬別大意了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會出現一些便秘這樣的癥狀的,那么老年人便秘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害也是比較多的,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