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已入法律 要也入人心
新的老人權益法已經實施,新法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這也被不少媒體解讀為“‘常回家看看’被寫入法律”。
目前,我國老年人口1.85億,占總人口的13.7%。專家預計,本世紀我國老年人口峰值將達4.48億,占總人口的1/3。我國老年人口基數大,失能、半失能比例高,又伴隨高齡化、空巢化、少子化,其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十分嚴峻。因此,贍養老人、贍養好老人,對于社會轉型期的現代家庭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學者認為,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有關“精神贍養”的內容,值得全社會思考。
精神慰藉不可少
不久前,由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的師生共同發起的“尋訪祖父、祖母的秘方”活動,組織一群年輕人去訪問自己的祖父、祖母,并寫下采訪過程、采訪手記,形成完整文章,目前已結集成冊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據該公益活動的負責老師劉宏介紹,這個過程對老人來說無疑是有利的,不僅能緩解他們對生活的不確定性,也能減輕他們因為年老失去伴侶和朋友、獨自面對死亡的焦慮;同時,老人也能從年輕人的訪問中獲得安慰。
老人最害怕的就是孤獨,現在的人忙,兒女們總是沒有時間陪伴老人、傾聽他們的心聲、跟他們交流。有的老人即便三代同堂,也覺得孤單。有的兒女會在經濟上供養父母,但在精神上卻少有供養。逢年過節會給父母錢或禮物,但是有人說,最好的禮物就是常回家看看,常陪老人說說話。孝敬老人不僅僅是讓他們吃得好、穿得好,更主要的是讓他們心情好。
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生周韻荷跟他的祖父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談和聊天后說:“人和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即使是最親的人,也需要溝通,這樣就會有更多發現與感悟,讓我們彼此更加了解。通過這次訪談,我明白了,如果我們愛我們的家人,一定要多和他們進行深度的溝通與交流。”
跨代溝通更易讀懂老人心
雖然媒體稱“常回家看看”被寫入了法律,但背后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如何與老人溝通、相處,才能讓家庭其樂融融?
對于老年人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溝通,需要怎樣被周圍的人所理解,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大二學生張璞告訴記者:“我沒有到外婆那個年紀,不能理解她的一些做法,但是從我看到的很多老人的情況來看,大多數老人都是這樣的:他們抱有對生命和親情的強烈渴望與熱烈需求,希望在生命的剩余歲月里能使生活更豐富多彩一些。我真心覺得,我們應該多花些時間和他們相處。”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副會長張家喜認為,養身先養心,養身必養心。促進老年人的健康長壽,首先要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平衡、和諧,最大限度滿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克服情感危機。老年人,特別是退休的老年人,由于社會角色、地位、生活環境、人際關系的變化,若不正確認識和對待生活,很容易產生精神或心理的負面影響。應鼓勵老年人繼續融入社會,盡可能多地接觸社會,參與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時加強人際交往,避免產生被遺忘、被冷落、被隔絕、被拋棄的感覺。
-
最新的對于孤寡老人政策是什么其實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對于孤寡老人來說應該如何做,才能夠讓我們的孤寡老人擁有一個非常靠著晚年幸福生活,給我們的孤寡老人
-
如何給老年人買醫療保險呢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很多的人身體素質比較差,這樣容易出現疾病,大家需要注意他們的身體變化,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他
-
什么是高齡老年人的福利我國老齡化非常嚴重,而且,老年人越來越多,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身體,并且,在我國,提出了對老年人的一些照顧,許多老
-
國家辦養老院有哪些補貼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安頓問題,而且現在社會,這老年人的福利越來越好,很多的老年人會接受養老院,大家需要注意
-
延遲退休年齡對老人有哪些影響延遲退休年齡對老人有哪些影響?在世界范圍內,老人退休年齡的制定,都是在65歲之間,只有中國的退休年齡設置最為超前,但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