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子女的要常回家看看父母
當我們回首過去,就會發現,我們從出生到長大成人,我們的父母無私奉獻,不僅給我們吃的,教育我們如何做人,還供我們讀書、成家立業,甚至還給我們照顧孩子。成年人與父母分開生活,這很正常。只是很多人并未意識到,常回家陪陪父母并不是小事,而是父母很在意很在意的事情。于是,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對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賦予一種責任,應常看望或問候老年人。
贍養老人是每個子女的責任,我們已經給予了老人生活費、醫藥費等,他們吃穿住行都沒有問題了,那只是履行了物質上的責任。我們保障了老人物質所需,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呢?難道我們就可不給予嗎?
隨著身體機能的逐漸衰退,老人的飲食起居衣不如從前,生活圈子逐漸縮小,與外界交往逐漸減少,此時,老人最大的渴望并非吃香喝辣,而是渴望有人與其散散步,聊聊天,特別是渴望子女陪他們吃頓飯。因為,每陪伴一次,就意味著減少一次,因為他們距離墳墓的路程越來越短。甚至有的因病步行困難或根本不能站立或走動,這就與世隔絕,他們比服刑的人員更空虛、寂寞,甚至絕望。
這種精神上的空虛,對生活在生死臨界線上的老人來說,那種痛苦、絕望的感受,我們年輕一代無法體會,或許只有等我們老了,才會懂得。要是等我們明白老人的精神需求時,我們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老人可能已經不在人世,我們只能在懺悔中度過余生。所以,贍養老人的責任中,不僅僅是要滿足其物質需求,老人的精神需求也應滿足,這樣才能讓老人快樂地度過余生。所以,法律讓看望或問候老人成為一種責任,目的很簡單,就是讓老人感受到親情的存在及生命的溫暖。
當我們回首過去,就會發現,我們從出生到長大成人,我們的父母無私奉獻,不僅給我們吃的,教育我們如何做人,還供我們讀書、成家立業,甚至還給我們照顧孩子。認真想想,父母不僅給予我們物質的需求,還耐心地陪伴我們至少十多個春秋。他們不但讓我們溫飽,還讓我們快樂、充實,讓我們看到未來的幸福。現在,父母老了,他們看到的卻是一步步走向墳墓,我們曾經接受父母恩惠,是不是該給予慰藉,讓他們感受到夕陽的美好,讓他們臨終時也能微笑?
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成為老人。到那時,如果我們的子女只是給予我們物質的東西,卻對我們不聞不問,我們會不會質問:撫養子女有什么意思?與其我們成為老人時質問,不如現在就捫心自問。因為這樣會減少對父母的愧疚,因為關心老人是我們的責任。
當常看望或問候老人成為一種責任,就具有了法律約束力,不是我們愿不愿意或隨心所欲的問題,而是你必須去履行,沒有商量或打折的余地。當我們認真履行這一責任后,這就成為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就會影響全體公民,最后,會沿襲到下一代,最終,將會代代相傳,將敬老愛老的傳統傳承下去,不再斷流,不再打折。
以上就是有關讓常看望老人成為責任的詳細介紹。從現在開始,身為兒女的我們一定要積極關注、呵護父母的生活,孝順父母使之成為我們的責任。
-
最新的對于孤寡老人政策是什么其實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對于孤寡老人來說應該如何做,才能夠讓我們的孤寡老人擁有一個非常靠著晚年幸福生活,給我們的孤寡老人
-
如何給老年人買醫療保險呢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很多的人身體素質比較差,這樣容易出現疾病,大家需要注意他們的身體變化,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他
-
什么是高齡老年人的福利我國老齡化非常嚴重,而且,老年人越來越多,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身體,并且,在我國,提出了對老年人的一些照顧,許多老
-
國家辦養老院有哪些補貼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的安頓問題,而且現在社會,這老年人的福利越來越好,很多的老年人會接受養老院,大家需要注意
-
延遲退休年齡對老人有哪些影響延遲退休年齡對老人有哪些影響?在世界范圍內,老人退休年齡的制定,都是在65歲之間,只有中國的退休年齡設置最為超前,但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