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漂”渴望子女“精神贍養”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鄉工作,不少老人也紛紛離開家鄉來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他們被稱為“老年漂一族”。面對陌生的環境,不少漂泊的老人不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容易產生各種消極情緒。
老家在湖南漢壽縣的張奶奶告訴記者, “女兒生孩子后,自己就離開家鄉,來長沙帶外孫。女兒和女婿平時工作忙,回家后也因為疲憊很少和我交流。除了在小區里散散步,我基本都在家里帶孩子。”
武警總醫院心理學專家史宇認為,面對工作繁忙的子女和陌生的環境,一些漂泊在城市的老年人選擇“宅”在家里,難免感到孤獨難以排遣,從而產生一些不良情緒,長此以往可能患上心理疾病。
專家指出,由于不適應陌生的環境,也沒有朋友可以聊天,不少漂泊在城市的老年人開始失眠、食欲不振,漸漸變得沉默寡言,繼而不愿意參加社會活動。老年人長期“宅”在家里,容易患上抑郁癥等精神疾病。然而,許多子女由于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忽略了父母的“情感需求”,使老年人的孤獨感越來越重,與此同時心病也越來越重。
不少子女認為,孝順老人就是多給錢,讓他吃得好穿得好。事實上,老人最重視的還是親情,子女要多關心老人,多與老人交流,讓老人感受到天倫之樂,消除煩惱。
一些老年人告訴記者,相比子女給予的物質支持,老年人更希望得到“精神贍養”,希望子女們在工作之余,多和父母聊聊。
專家指出,從社會到子女,應當盡力幫助“漂”在陌生城市的老人“入鄉隨俗”。子女下班回家后不要因為疲憊而忽視與父母交流,要多帶他們出去活動,讓他們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發展一些興趣愛好,在精神上有寄托和依賴。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楊放如教授建議,預防老年人患上心理疾病,家庭與社會需形成合力:一是子女應多給予老年人精神上的關懷與慰藉;二是社區多組織老年人參加各種健身和娛樂活動,讓老年人“老有所樂”;三是老年人應該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通過參與社會活動和體育鍛煉來結識新朋友,讓生活更加陽光。
-
老年人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人到老了以后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我們可能很多人的權益都會被侵犯的,隨著年齡在慢慢的增大,而且很多老年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
-
60歲以上老人有哪些優惠政策呢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關注養老的一些政策,現在社會養老政策,對于老年人來說,落實的比較好,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一些養老的政策
-
老年人如何理財更合理大家都知道老年人晚年的經濟來源,主要是依靠社會,很多的人會依靠養老金,而且現在物價越來越高,大家需要注意一些理財的攻略,
-
如何讓老人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一些方式,給老年人提供一個好的生活環境,而且,讓老年人晚年有人養,晚年有人
-
孤寡老人怎樣申請住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一些孤寡老人的一些生活方式,而且要關注他們的身體變化,避免他們的生活受到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