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養老體系 給農村老人一個幸福晚年
目前,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有1.7億,占總人口比例的13%,其中農村老年人口數已經超過1億。應對“未富先老”的挑戰,解決“空巢”老人的實際需要,不僅關系到上億老年人的幸福,也關系到億萬個家庭的和諧。所以政府要積極發展老齡事業,加快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努力讓城鄉老年人都老有所養,幸福安度晚年。
居家養老:整合社區服務資源
長期以來,“養兒防老”是我國農村地區主要的養老模式,然而隨著大量青壯年農民流向城鎮,農村家庭規模不斷縮小,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面臨嚴峻挑戰。
盡快出臺支持鼓勵家庭養老政策措施,制定新型的農村養老保險政策和體現優待照顧的醫療保障政策等,從制度上保障農村老年人的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靠。
“大力提倡和發展居家養老服務,要整合利用社區服務資源。”中國紅十字會曲阜醫院院長姜健代表認為,政府對加強社區養老服務和社區托老機構建設應作出明確規定,新建社區或規劃城鎮公共設施時,需按一定比例建設托老機構和老年人活動基礎設施。
目前,我國的社區養老服務水平較低,發展不平衡,許多社區服務設施尚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多層次需求,與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及需求越來越不相適應。
宋心仿認為,社區養老服務不能全靠政府投入,應實行社會化。其中,政府投入部分資金,主要用于示范性老年服務項目的建設,同時要通過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各界力量興辦老年設施與服務,多渠道吸收社會資金投入。他建議把專業人員服務和志愿者活動結合起來,嘗試建立時間儲蓄制度,鼓勵低齡人為高齡老人提供護理照料,為自己未來的護理需求進行時間儲蓄。
社會養老:鼓勵民間資本進入
隨著老年人人數逐年增多,特別是高齡、失能、獨居老人逐漸增多,除了要緊緊依靠家庭和社區養老外,還必須大力發展社會化養老。
新農保全覆蓋:需完善制度設計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全覆蓋。不少代表、委員認為,,僅僅實現低水平的“全覆蓋”還不夠,需要加緊完善包括新農保在內的制度設計。
姜健說:“目前,《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對養老機構的規定還是空白。”
“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就要不斷提高農村老人的固定收入、提高就醫保障。”劉榮喜建議,要不斷加大財政及各地方財政補貼比例,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推進新農合醫療制度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
-
老年人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人到老了以后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我們可能很多人的權益都會被侵犯的,隨著年齡在慢慢的增大,而且很多老年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
-
60歲以上老人有哪些優惠政策呢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關注養老的一些政策,現在社會養老政策,對于老年人來說,落實的比較好,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一些養老的政策
-
老年人如何理財更合理大家都知道老年人晚年的經濟來源,主要是依靠社會,很多的人會依靠養老金,而且現在物價越來越高,大家需要注意一些理財的攻略,
-
如何讓老人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一些方式,給老年人提供一個好的生活環境,而且,讓老年人晚年有人養,晚年有人
-
孤寡老人怎樣申請住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一些孤寡老人的一些生活方式,而且要關注他們的身體變化,避免他們的生活受到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