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早期發現心臟病
怎么在早期發現心臟病?氣促與心臟病有什么聯系嗎,心悸是心臟病的癥狀表現嗎,心臟病會導致氣促嗎,下面就來看看專家介紹怎么在早期發現心臟病,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那就是察言觀色:心臟病除常見的心悸、心前區疼痛等人們熟知的癥狀外,常常還有一些體表征兆。注意觀察這些先兆癥狀,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1、疼痛
心肌不能獲得足夠的血液和氧(稱為心肌缺血)以及過多代謝產物堆積都能導致痙攣。常說的心絞痛就是由于心肌不能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而產生的一種胸部緊縮感或壓榨感。然而,在不同的個體之間,這種疼痛或不適感的類型和程度都有很大的差異。有些患者在心肌缺血時,可能始終沒有胸痛發生(稱為隱匿性心肌缺血)。
如果其他肌肉組織(特別是腓腸肌)不能獲得足夠的血供,患者常在運動中感到肌肉緊縮感和乏力性疼痛(間歇性跛行)。
心包炎(心臟周圍囊腔的炎癥或損傷)所導致的疼痛常在病人平臥時加重,而在坐位或前傾位時減輕,運動不會使疼痛加重。由于可能存在胸膜炎,故呼吸檢查可能會加重或減輕病人的疼痛。
當動脈撕裂或破裂時,病人出現劇烈銳痛,這種疼痛來去匆匆且可能與暫時身體活動無關。有時這種病損可能發生在大動脈,小孩特別是主動脈。主動脈的過度伸展或膨隆部分(動脈瘤)突然出現滲漏,或者內膜輕度撕裂,血液滲漏入主動脈夾層。這些損害可導致突然的嚴重疼痛。疼痛可發生在頸后、肩胛間區、下背部或腹部。
左心室收縮時,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間的一組瓣膜可能會脫向左心房(二尖瓣脫垂),這種掛到病人有時可出現短暫發作的刺痛,通常這種疼痛位于左乳下,且與體位和活動無關。
2、氣促
氣促是心力衰竭的常見癥狀,是液體滲出到肺臟中肺泡間質的結果,稱為肺充血或肺水腫,類似于溺水。在心力衰竭的早期,氣促只出現在體力活動時。隨著心衰的加重,輕微活動時也發生氣促,直至靜息狀態下都出現氣促。臥位時液體滲到整個肺臟,而站立位時由于重力作用液體主要分布在雙肺底部,故心衰病人臥位時發生氣促或加重而站立位時癥狀減輕。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是病人夜間平臥時發生的氣促,站立后可減輕。
氣促不只見于心臟疾病,罹患肺部疾病、呼吸道疾病以及影響呼吸過程的神經系統疾病亦可出現氣促。任何導致氧供與氧需失衡的疾病或狀態,如貧血時血液攜氧不足或甲亢時氧耗過度等,皆可致患者氣促。
3、乏力
當心臟泵血能力下降時,活動期間流向肌肉的血液不足以滿足需要,此時患者常感到疲乏與倦怠。但這些癥狀常難以捉摸,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視。患者常通過逐漸減少活動量來適應或歸咎于衰老的表現 。 #p#副標題#e#
4、心悸
通常情況下,人們對自己的心跳沒有感覺。但在某些情況下,如劇烈活動后,甚至正常人亦會察覺到自己的心跳非常有力、快速或不整齊。通過脈搏觸診或心臟聽診,醫生可以證實這些癥狀。心悸癥狀是否屬于異常,取決于對如下問題的回答:有無誘因、是突然發生或是逐漸發生、心跳頻率、是否有心律不齊及其嚴重程度等。心悸與其他癥狀如氣促、胸痛、乏力和倦怠、眩暈等一道出現時常提示有心律失常或其他嚴重疾病存在。
5、頭暈和暈厥
由于心率異常、節律紊亂或泵血功能衰竭導致的心輸出量減少可引起頭暈和暈厥。這些癥狀也可由大腦或脊髓疾病引起,甚或沒有嚴重的病因。如長久站立的士兵因腿部肌肉活動減少影響血液回流心臟,可能會出現頭暈。強烈的情緒波動或疼痛刺激神經系統也可導致頭暈和暈厥。醫生必須鑒別心源性暈厥與癲癇,后者由大腦疾病引起。
本文詳細的介紹了怎么在早期發現心臟病,現在大家對早期心臟病的癥狀有所了解了吧,如果你對早期心臟病的癥狀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咨詢心臟科專家,讓專家告訴你早期心臟病的癥狀是什么。
-
心臟病出現時的癥狀表現每一位朋友都知道心臟病心臟病的危害很大,這種疾病在生活中比較普遍,同時它的發病率也很高,尤其是患者在出現情緒過于緊張時,
-
心臟病患者的常見癥狀表現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的人患有心臟病,對于心臟病這種疾病來說,它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危害,他也是比較容易復發的,所以我們
-
心臟病患者的早期癥狀雖然大家對于心臟病這種疾病都不陌生,但是大多數人都只是了解這種疾病的危害,對于這種疾病的常見癥狀,卻并不是特別的清楚,這
-
談談心臟病能夠誘發的并發癥在我們身邊很多人都患有心臟病這種疾病,所以大家對于這種疾病的危害也應該都有所了解吧!但是除了這種疾病本身所帶有的危害,如
-
心臟病的并發癥有哪些?大家可以看到現在我國老齡化在逐漸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我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另一方面跟我們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可還是會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