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汗腺炎。就是俗稱痱子
原因:傳統(tǒng)上坐月子期間是不可以洗澡的。而且十白產(chǎn)婦受風寒,常要把身體包得緊緊的,又要盡量躺在床上,這對于怕熱、容易流汗的人真的是一大考驗。當汗腺排汗功能受到阻礙就容易發(fā)炎。
癥狀:痱子的癥狀就是在容易流汗的軀干,尤其是長期悶在床上的背部產(chǎn)生細小的一顆顆刺癢的紅丘疹。
改善:痱子很容易治療,只要注意室溫不要太高,流汗多時用毛巾擦拭干凈,通常就能改善。
NO4:微菌感染。最常見的是汗斑
原因:同樣也是因為產(chǎn)后坐月子,不能洗澡又悶熱多汗所產(chǎn)生。
癥狀:通常就發(fā)生在軀干、腋下、頸部等易積汗水的皺折部分。在皮膚上呈現(xiàn)淡褐色或脫色的橢圓形斑塊(1厘米以下),有時候也會互相融合成一大片。平常癥狀不明顯,但是一流汗就覺得很癢。
NO5:局部皮膚的濕疹。
最常見的就是手部濕疹及乳暈濕疹。也最好發(fā)于新手媽媽。原因有2點:
(1)過度洗手擔心小寶寶受到病菌的感染,洗手的頻率大大增加。不斷干了又濕、濕了又干的惡性循環(huán),就會造成俗稱“富貴手”的手部濕疹。
(2)過度清洗乳頭為了喂母乳,媽媽們常會過度地清潔乳頭,加上寶寶吸吮時的摩擦,造成厲害的皮膚炎,常是又痛又癢極為難受。
癥狀:急性期可能在手上會有非常刺癢的小水泡,皮膚逐漸變得粗糙、脫皮、角質(zhì)化,最后皸裂。
改善:
(1)洗手后擦乳液建議媽媽們加強保養(yǎng)工作,洗手后最好能馬上擦乳液,如果怕寶寶沾到,可以和寶寶使用相同的嬰兒乳液,或質(zhì)地溫和的凡士林。
(2)用溫水擦拭乳頭不需要做過度的清潔,喂食前用溫水稍加擦拭即可,喂完后可以多擠出一些乳汁潤澤皮膚。
(3)穿哺乳內(nèi)衣最好穿著支撐力好、棉質(zhì)的哺乳內(nèi)衣,以減少胸部皮膚和衣服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