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胎十月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一朝迎來了新生命的到來,這也是孕媽媽身體得到解放的時候。很多女性在沉浸在身體輕松了的快樂,容易忽視產后的護理。專家指出坐好月子不僅對自身身體有好處,還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下面,尋醫問藥小編來介紹孕婦產后有7件事需要做的。
觀察出血量
目前,在我國導致孕產婦死亡的第一原因仍是產后出血,所以以此應引起高度重視。出血量大于500毫升可診斷為產后出血,產婦出血過多可導致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甚至死亡。臨床中約有6%的產婦由于羊水過多、巨大兒、前置胎盤、產程過長等因素引起產后出血。比較常見的有幾個原因,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的裂傷;胎盤、胎膜的殘留,一般來講,胎盤應在分娩后30分鐘娩出,由于人流次數過多、雙胎等原因使得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也可導致胎盤滯留:凝血機制障礙,產婦合并有血液系統的疾病,無法止血。
產婦在分娩后兩小時內最容易發生產后出血,所以分娩后仍需在產房內觀察。經過產房觀察兩小時后,產婦和孩子都到了愛嬰區,產婦自己也要繼續觀察。因為此時子宮收縮乏力也會引起產后出血。
爭取時間休息
分娩過程耗盡了產婦的體力,第一天最重要的是休息,以確保體力的恢復。現在很多都是母嬰同室,寶寶與母親在一起,大約每隔3~4小時就要哺乳了,又要給孩子換尿布,孩子一哭鬧,母親就更沒時間睡覺,所以母親應爭取時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