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炎,很多女性并不陌生。對于一些已經生過小寶寶的女性朋友來講,產后都出現過子宮內膜炎的問題。其實,子宮內膜炎不算大病,只要稍加正確的治療,并且生活中做好護理的話,都是可以治愈的。那么問題來了,在生活中,女性應該如何護理產后出現的子宮內膜炎呢?
生活中,引起子宮內膜炎的原因很多,分娩后也是容易導致女性患有子宮內膜炎的。所以,在女性產后,一定要做好子宮內膜炎護理。以下為大家分析產后如何對子宮內膜炎進行護理的情況,希望各位看了本文的介紹,對產后子宮內膜炎有個全新的認識。
子宮內膜炎是各種原因引起的子宮內膜結構發生炎性改變。宮腔有良好的引流條件及周期性內膜剝脫,使炎癥極少機會長期停留于子宮內膜,但如急性期炎癥治療不徹底,或經常存在感染源,則可反復發作。慢性子宮內膜炎是導致流產的最常見原因。那么,產后應該如何對子宮內膜炎進行護理?
產后子宮內膜炎的護理:
一、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并含有高熱量、高蛋白、多種維生素的食物為宜,不能進食者,應靜脈補充營養及水分,并注意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
二、產后子宮內膜炎應臥床休息,宜半臥位,以有利于炎癥的局限及宮腔分泌物的引流;可做下腹部熱敷,以促進炎癥的吸收并止痛。
三、治療產后子宮內膜炎時除主要應用抗生素外,尚須除去明顯的誘因,如取出宮內避孕器,清除子宮腔殘留的胎盤組織、子宮內膜息肉等,有子宮粘膜下肌瘤或子宮內膜炎時則應根據情況做相應處理。
四、在女性產后,要保持大便通暢,以減輕盆腔充血,并有利于毒素排泄;應避免過多的婦科檢查,以防止炎癥擴散;高熱時可物理降溫。
中醫治療以分型論治為主,可同時配合飲食療法治子宮內膜炎,具體如下:
1、濕熱內阻型。黃柏10克 生薏仁20克 蒼術10克牛膝10克桃仁10克 紅花10克 赤芍10克當歸12克川芎10克 敗醬草12克 紅藤12克 生甘草10克。
若月經淋漓不斷,色紅,可加益母草10克,茜草15克,側柏葉12克活血化瘀,涼血止血;帶下量多色黃者,加車前子(包煎)20克,澤瀉15克以清利濕熱。
2、瘀血阻滯型。當歸10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 紅花6克 赤芍12克 柴胡10克 川牛膝12克 枳殼10克 生地12克
若小腹疼痛明顯,加蒲黃10克,五靈脂10克,香附10克以活血行氣止痛。
3、陰虛內熱型。知母10克 黃柏10克 生地10克 山藥10克 山萸肉10克 丹皮10克 澤瀉10克 茯苓12克 女貞子12克 旱蓮草10克
若白帶色黃臭穢,則加敗醬草12克,生苡仁15克,車前子15克以清熱利濕止帶;若心煩急躁,則加炒山梔12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以疏肝理氣并清熱。
臨床上,產后出現子宮內膜炎的病例不少,因此如果你也是產后出現子宮內膜炎的患者朋友,并不需要太大的擔心,一定要第一時間尋求專家的幫助,在正規治療和生活護理的雙重保護下,安全治愈子宮內膜炎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