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產期抑郁已成為影響女性心理健康的一大因素。在近日召開的“關愛新媽媽”好奇健康護理研討會上,專家針對越來越多的準、新媽媽在孕產期的抑郁,提出了“三級預防”模式。
據介紹,一級預防是在孕期加強保健,加強家屬及醫務人員支持,改善居住環境等。二級預防指在孕期開展抑郁癥篩查,對具有抑郁癥高危因素的孕產婦進行高危管理。三級預防指必須進行心理干預和藥物治療。
孕產期抑郁可分為產前抑郁和產后抑郁。王臨虹說,產前抑郁癥狀一般在懷孕早期3個月和后期3個月比較明顯。孕婦會出現郁悶、膽怯、空虛、煩惱、憤怒、焦慮、自卑、絕望等心理障礙。
產后抑郁則分為產后抑郁情緒、產后抑郁癥和產后精神病。“產后抑郁情緒一般在產后3至4天發生,持續幾天,不會超過兩周。產后抑郁情緒的癥狀比較輕。”王臨虹說。
產后抑郁癥則是以情緒持續低落為基本特征的精神障礙。“產后2周內發病,產后4至6周逐漸加重。有25%至50%的患者可持續至產后6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王臨虹介紹。
產后精神病是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一般在產后2周內急性發作,大部分病例需要經過精神科治療才能恢復。
王臨虹認為,孕產期的抑郁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包括孕產期的內分泌因素,家庭關系、生活壓力、經濟狀況等社會因素。此外,文化程度、生男或生女的壓力、職業等也是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