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時,會發現有些孕婦有前置胎盤現象,這是胚胎著床位置的問題,對胎兒健康并不會造成影響。已經診斷出前置胎盤的孕婦,則要更加留意懷孕時的癥狀,如果有出血、腹痛、陣痛等問題時,都應該立即就醫。
王太太產檢時,醫生說胎盤位置太低,懷疑可能是前置胎盤,這讓王太太憂心忡忡,到底什么是前置胎盤?為什么會發生?前置胎盤是否一定要接受剖宮產?
什么是前置胎盤?婦產科主治醫師徐瑞祥表示,懷孕時正常的胎盤是位于胎兒的上方,也就是子宮腔前壁、后壁或是頂部,但是有極少數(約千分之五)的孕婦可能會發生胎盤位于子宮腔的下方,而將子宮頸口遮住的狀況,就稱之為前置胎盤。
下一胎再得的幾率比平常人高
為什么會發生前置胎盤,醫學上尚無清楚的解釋,較常見的危險因子為:前胎剖宮產、多次人工流產、多胞胎或進行過子宮內的手術等。因此,徐瑞祥醫生提醒,年輕女性應避免墮胎等刮除子宮手術,以減少日后不良的孕產問題發生。不過,有的前置胎盤是自然發生并沒有特定原因的,所以,發生前置胎盤,孕婦也不要自責,只要按時產檢并遵照醫生的指示,還是有機會順利生下寶寶的。
基本上,此胎有前置胎盤,下一胎發生的幾率還是會比一般人高一些,因此,下一胎中后期產檢時,還是要留意是否有相同的問題,如果沒有且第二胎懷孕正常,那么并不一定要剖宮生產,可考慮自然生產。
懷孕初期,胎盤會占住大部分的子宮腔,因此,還無法判斷其位置,而即使胎盤位置較低,通常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子宮腔逐漸撐大,而使胎盤受拉扯跟著拉向上方,但不是胎盤可以移動位置。
因此,通常醫生在孕婦懷孕早期時,并不會診斷前置胎盤,會建議觀察至懷孕中后期,看胎盤的位置是否有上移。如果懷孕后期胎盤的位置依舊蓋住子宮頸內口,醫生就會依據蓋住的范圍,判定是何種類別的前置胎盤。而第三及第四類別容易引起大出血,屬于高危險妊娠,因此,建議選擇在大醫院接受產檢。
前置胎盤的分類
前置胎盤根據覆蓋子宮頸口位置,通常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別:
1.低位性前置胎盤:指胎盤并未蓋住子宮頸內口,但距離子宮頸內口很近。
2. 邊緣性前置胎盤:指胎盤的邊緣蓋住子宮頸內口。
3. 部分性前置胎盤:指胎盤的部分蓋住子宮頸內口。
完全性前置胎盤:指胎盤完全蓋住子宮頸內口。
孕期有出血癥狀
發生前置胎盤的孕婦有些并沒有癥狀發生,因此,有可能是懷孕后期醫生在例行的超生波產檢時,才發現前置胎盤,而有些孕婦則會在懷孕20周后出現出血癥狀,更多數的孕婦是在懷孕32周后出現出血的癥狀,因而得知有前置胎盤,此種出血癥狀是屬于無痛性的陰道出血。
剛開始可能只是少量的出血,休息之后會停止,但之后仍會陸續少量出血。較危險的狀況是,突然且無預警的大量出血,也有案例是合并胎盤剝離,如果沒辦法安胎,就可能會發生早產等問題。
因此,徐瑞祥醫生指出,懷孕期間如有不明原因的出血,都應該就醫檢查確認原因。另外,已經診斷出前置胎盤的孕婦,則要更加留意懷孕時的癥狀,如果有出血、腹痛、陣痛等問題時,都應該立即就醫。
此外,懷孕后期時,醫生通常會進行例行性的超生波檢查。此時,胎盤的位置也可以明顯看出,如果是有高危險因子的孕婦,也可主動詢問是否有前置胎盤的問題,以確保孕產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