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產,是相對于人工流產而言的,非人為性的妊娠終止的情況。根據妊娠時間的長短又可以分為早期自然流產、中期自然流產和早產幾種,其中早產,胎兒有可能存活。發生了自然流產,應當考慮以下幾個原因:
1.遺傳因素。好發早期自然流產者應當首先考慮是否是基因異常引起的,占早期流產的50%~60%的可能性。遺傳因素主要指的是染色體異常,既精子或卵子在分化形成時出現變異,比如染色體多倍體、三體、單體,或者染色體易位、缺失、斷裂等等,異常的染色體通常會造成胚胎在懷孕的早期就發生流產。至于染色體變異的原因不僅是父母遺傳,還有可能是后天環境等的影響。流產發生后,男女雙方都應做染色體檢查以確定病因。
2.環境因素。孕婦所處的環境也有可能造成流產,對懷孕有影響的環境有物理性因素、化學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像接觸了放射性物質、重金屬物質、DDT、農藥,以及一些病毒感染等。妊娠前后與這些不良環境接觸后,很有可能出現自然流產。
3.母體因素。母體患有某些疾病也會導致胎兒流產。如果孕婦有急性傳染病、黃體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異常、糖尿病等疾病,應首先積極治療這些疾病,或者在妊娠期間使用一些不危害胎兒的藥物控制病情,謹防這些疾病導致的胎兒畸形、胎兒死亡等情況。
4.免疫因素。指母嬰之間由于雙方免疫不適應而出現的母體對胎兒的排斥反應造成流產,通常是由于母體的免疫功能異常引起。治療方法是,通過檢查是否有血型抗體、抗心磷脂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抗卵巢抗體、抗精子抗體等免疫因素,確定病因,并對癥施治。排斥消除后可再次妊娠。
發生自然流產后還要謹防并發癥——大出血和感染,需要采取及時合理的應對手段,否則會危及孕婦生命。此外,流產后女性身體非常虛弱,需要進補和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