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庭的紐帶,是夫妻雙方共同奮斗的方向。現代社會的高強壓力及不健康作息飲食等諸多因素,導致的自然流產事件時有發生。這已經造成了很多家庭的不幸,由此而引發的家庭危機呈愈來愈烈之勢。那么,應該怎么樣去避免流產呢?首先我們就要弄明白導致自然流產的原因有哪些。
妊娠不足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g而終止者稱流產。在妊娠2周前終止者稱早期流產,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終止者稱晚期流產。流產分為自然流產和人工流產。自然流產的發病率占全部妊娠的10%一15%,多數為早期流產。
導致自然流產的原因較多,主要有:
1、遺傳基因缺陷:夫婦任何一方有染色體異常可傳至于代,染色體異常的胚胎有50%一60%發生早期自然流產。染色體異常包括:①數目異常:多見三體、X單體、三倍體等。②結構異常:多為染色體斷裂、倒置、缺失和易位。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即使少數妊娠至足月,出生后會發生畸形或有功能缺陷。如發生流產,妊娠產物有時僅為一空孕囊或已退化的胚胎。
2、胚胎發育不全:孕卵異常是早期流產的主要原因,在妊娠頭兩個月的流產中,約有80%是由于精子和卵子有某種缺陷,以致使胚胎發育到一定程度而終止,因此,這種流產的排出物中,見不到原始的胚胎組織。
3、母體因素
(1)全身性疾病:
孕婦患有流感、傷寒、肺炎等急性傳染病,細菌毒素或病毒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使胎兒中毒死亡。高熱可促進子宮收縮而引起流產;
細菌毒素和病毒感染(如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使胎兒死亡導致流產;
孕婦患嚴重貧血或心力衰竭可致胎兒缺氧,也能引起流產;
孕婦患慢性腎炎或高血壓,胎盤發生梗死也可引起流產。
孕婦營養不良,特別是維生素缺乏,以及汞、鉛、酒精中毒均可引起流產。
(2)生殖器官疾病: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縱隔子宮、子宮發育不良。盆腔腫瘤,尤其是粘膜下肌瘤等均可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而導致流產。子宮內口松馳或宮頸深度裂傷都引起胎膜早破而發生晚期流產。
(3)內分泌異常: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嚴重糖尿病未能控制、黃體功能不足,均可導致流產。
(4)不良習慣:過量吸煙、酗酒,過量飲咖啡、海洛因等毒品,均可引起流產。
(5)創傷刺激:嚴重休克,子宮創傷(如手術,直接撞擊,性交過度)亦可導致流產;過度緊張、焦慮、恐懼、憂傷等精神創傷也有引起流產的報道。
(6)外傷:孕婦的腹部受到外力的撞擊、擠壓,以及孕婦跌倒或參加重體力勞動、劇烈體育運動;腹部手術如闌尾炎,或卵巢囊腫手術均可引起子宮收縮而發生流產。
(7)情緒急驟變化:孕婦的情緒受到重大刺激,過度悲傷,驚嚇,恐懼,及及情緒過分激動,可引起孕婦體內環境失調,促使子宮收縮引起流產。
4、免疫功能異常:妊娠類似同種異體移植,胚胎與母體間存在復雜而特殊的免疫學關系,使胚胎不被排斥。若母兒雙方免疫不適應,則可引起母體對胚胎排斥而致流產。與流產有關的免疫因素有父方的組織相容性抗原(HLA)、胎兒抗原、血型抗原(ABO及Rh)、孕期母體封閉抗體不足、母體抗父方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抗體不足、孕婦抗磷脂抗體產生過多、抗精子抗體的存在等。
5、胎盤發育不良:胎兒在母體內生長發育,主要通過胎盤將母體的營養物質和氧輸送到胎兒,如果胎盤發育不良或出現疾病,胎兒得不到營養物質和氧而停止生長引起流產。
6、母兒血型不合:孕婦過去曾接受過輸血,或在妊娠過程中產生和血型不合的致凝因子,會使胎兒的體內細細胞發生凝集和溶血,從而引起流產。
7、外界因素:孕婦受到如:含汞、鉛、鎘等等有害物質或有毒環境的影響。受到外界的物理因素,比如高溫、噪聲的干擾和影響,也可導致流產。
按自然流產發展的不同階段,分為以下臨床類型:
1、先兆流產 指妊娠28周前,先出現少量陰道流血,常為暗紅色或血性白帶無妊娠物排出,相繼出現陣發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婦科檢查宮頸口未開,胎膜未破,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相符。經休息及治療,癥狀消失,可繼續妊娠;若陰道流血量增多或下腹痛加劇,可發展為難免流產。
2、難免流產 指流產不可避免。在先兆流產基礎上,陰道流血量增多陣發性下腹痛加劇,或出現陰道流液(胎膜破裂)。婦科檢查宮頸口已擴張,有時可見胚胎組織或胎囊堵塞于宮頸口內,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相符或略小。
3、不全流產 難免流產繼續發展,部分妊娠物排出體外,尚有部分殘留于宮腔內或嵌頓于宮頸口處,影響子宮收縮,導致大量出血,甚至發生失血性休克。婦科檢查見宮頸口已擴張,宮頸口有妊娠物堵塞及持續性血液流出,子宮小于停經周數。
4、完全流產 指妊娠物已全部排出,陰道流血逐漸停止,腹痛逐漸消失。婦科檢查宮頸口已關閉,子宮接近正常大小。
此外,流產有三種特殊情況:
1.稽留流產 指胚胎或胎兒已死亡滯留宮腔內尚未自然排出者。胚胎或胎兒死亡后子宮不再增大反而縮小,早孕反應消失。若已到中期妊娠,孕婦腹部不見增大,胎動消失。婦科檢查宮頸口未開,子宮較停經周數小,質地不軟,未聞及胎心。
2.習慣性流產 連續自然流產3次或以上者稱為習慣性流產.近年國際上常用復發性流產取代習慣性流產,改為連續2次的自然流產。每次流產多發生于同一妊娠月份,其臨床經過與一般流產相同。早期流產常見原因為胚胎染色體異常、免疫因素異常、黃體功能不足、甲狀腺功能低下。晚期流產常見原因為子宮畸形或發育不良、宮頸內口松弛、子宮肌瘤等。宮頸內口松弛者于妊娠后,常于妊娠中期,胎兒長大,羊水增多,宮腔內壓力增加,胎囊白宮頸內口突出,宮頸管逐漸縮短、擴張。患者多無自覺癥狀,一旦胎膜破裂,胎兒迅速排出。
3.流產感染 流產過程中,若陰道流血時間長,有組織殘留于宮腔內或非法墮胎等,有可能引起宮腔感染,嚴重時感染可擴展到盆腔、腹腔甚至全身,并發盆腔炎、腹膜炎、敗血癥及感染性休克等,稱流產感染。
分析下來,導致自然流產的因素有很多,為了成功孕育子女,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避免意外發生的同時,作好身身,不沾染不良嗜好。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是所有人的心愿,為了達成這個愿望請關注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