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矮小是不是很容易難產啊?
經國內外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身材矮小的孕婦難產的發生率比一般孕婦高。尤其是身高不足150公分、身材明顯矮小的孕婦,由于盆骨比較狹小,難產的發生率比一般孕婦高。此外,由于母親孕前身材矮小,體重低,所懷嬰兒的體重也相應的偏低,嬰兒發生產后病癥的幾率較正常體重兒童高。
一個人身材的高矮與骨盆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況且,胎兒能否順利娩出還與女性骨盆的形態有關。有些身高超過1.70米的女性,有著男性樣的骨盆,盆腔呈漏斗狀,骨質厚、內徑小,胎兒不易通過,容易分娩困難;
而許多身高不足1.60米的女性,甚至不足1.50米的媽媽們,如果是典型的女性骨盆,臀部寬,盆腔呈桶狀,骨質薄、內徑大,胎兒很容易通過。此外,胎兒的大小與女性骨盆是否相稱也是衡量孕婦能否順產的因素。因此,身材矮小的媽媽們大可不必憂心忡忡。女性骨盆的形態是否正常,通過骨盆外測量可以進行初步估計。
現代化的超聲波檢查手段又可以準確測量出胎兒的大小。因此,臨產時,醫生完全可以預測出你是順產還是難產。即使事情真的會降臨到你的頭上,尚有剖腹產手術作保障。
如何降低難產機率
有研究顯示,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增加20公斤以上,就會使剖腹機率上升,所以準媽媽平時應保有運動習慣,還可增加肌耐力,為自然產時儲存所需體力。
此外,產檢時發現胎兒頭圍較大、骨盆腔較小或是身高特別矮小的準媽媽,建議在生產前與醫師多多討論自然產的可能性,必要時可考慮是否自費剖腹產,否則將提高「吃全餐」的機率;且在自然產的過程中,若察覺自己已無法繼續使力,就要在第一時間告知醫生,不應勉強進行生產,以免造成產程遲滯。初產婦的產程通常會比較久,且身為新手媽媽,情緒難免會緊張,所以除了勤運動以外,比較怕痛的準媽媽,可與家人討論是否需要施打無痛分娩,藉此幫助縮短產程,保留一些體力為日后育兒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