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頭位難產?這是一種臨床上時常發生的分娩情況,如果處理不及時或不當,將嚴重影響新生兒的預后并對母體造成損傷。為你介紹一下治療頭位難產的四種方式。
1.剖宮產。臨產前應綜合分析病史,產前檢查資料篩選有無骨盆狹窄、嚴重頭盆不稱或其他產科并發癥,估計孕婦經陰道分娩困難者應行選擇性剖宮產。
2.試產。對相對頭盆不稱者可在嚴密觀察下試產,試產應在胎心正常、產力好的情況下進行。試產中產程進展順利,可以直到分娩完成。若試產2—4h產程進展不明顯,應改行剖宮產結束分娩。
3.縮宮素(催產素)應用。潛伏期宮縮乏力,首先讓產婦休息和進食增加體力,必要時可用地西泮(安定)鎮靜。另外還可以食用蓖麻油炒雞蛋(30ml蓖麻油炒2個雞蛋),讓產婦空腹食用,可以增強子宮收縮。上述方法無效,可以5%葡萄糖液500ml+縮宮素5U緩慢滴注,根據宮縮情況調節輸液滴數,專人守護,最好應用胎心、子宮收縮電子監護儀監測。若活躍期宮縮乏力,同樣方法使用縮宮素增強宮縮,密切觀察宮頸是否如期擴張,胎頭是否如期下降,并特別注意胎頭塑形和產瘤形成情況,此期滴注縮宮素觀察2h為宜,充分估計經陰道分娩的可能性,如果加強宮縮后產程進展不明顯,胎頭產瘤越來越大等應停止使用縮宮素,改行剖宮產比較安全。
4.助產術。對持續性枕后位、枕橫位、第二產程延長者,根據胎先露高低、胎頭大小、胎兒窘迫程度,選用胎頭吸引術或產鉗術幫助分娩。若發現胎頭高直位、前不均傾位、顏面位等不能經陰道分娩,應行剖宮產。
要避免頭位難產的發生,產婦應該選擇適當的分娩方式,以確保母親還好、嬰兒的安全,將傷害減小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