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蟲病又稱弓形體病,是由弓形蟲感染所引起的。很多人在感染后由于機體的免疫作用而沒有出現癥狀。也有一些人會出現類似于流行性感冒的癥狀。孕婦受染后,直接影響胎兒發育,因此成為人類先天性感染中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已引起廣泛重視。那么,弓形蟲是怎樣傳染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呢?知道其傳播途徑,我們才能防患于未然。跟著小編看看吧。
弓形蟲是怎樣傳染的?
首先,食用未煮熟的肉類,特別是豬、羊。
幾乎所有哺乳動物和鳥類,如鼠類、豬、羊、牛、家兔和雞、鴨、鵝等,都可以傳染弓形蟲,而且感染率很高。人的傳染來源主要來自于這些動物的肉類,如涮肉的溫度不夠和時間過短,其中的弓形蟲沒有殺死,就有傳染的危險。生肉或切肉案板的污染同樣可以傳染。污染的羊、牛奶也可以傳染。
其次,狗也可以傳染弓形蟲。
但是它們的糞便和排泄物都沒有傳染性,如果不吃狗肉就不會傳染。
最后,感染的貓糞是重要的傳染來源。
貓和貓科動物是弓形蟲的終宿主,感染的貓糞便里排出囊合子,一般持續1周至20天,更長的極少;這段時間是傳染期。世界各地的調查大約1%的貓糞便內含有弓形蟲囊合子。貓糞里的囊合子須在外界發育2~5天才有傳染性,所以及時處理貓糞非常重要。囊合子可以在水里、潮濕的土壤里生存好幾個月或更長,因而貓糞污染的食物、飲水、甚至灰塵,人吃下去都可以傳染。在完全熟食肉類的地區,貓科動物是人感染弓形蟲的重要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