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又稱產科急性假性黃色肝萎縮,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少見疾病。該病起病急驟,病情變化迅速,臨床表現與暴發性肝炎相似,既往文獻報道母兒死亡率分別為75%和85%,但如能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及時終止妊娠,可降低母親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可降至58。3%。
產期心肌病
圍產期心肌病是指沒有心臟病,又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而在妊娠最后3個月或在產后6個月內發生的累及心肌為主的一種心臟病,因其主要是發生在圍產期,故稱為圍產期心肌病。圍產期心肌病與妊娠密切相關,多與年齡偏大、肥胖、多次妊娠、慢性高血壓、遺傳性疾病等因素有關。圍產期心肌病臨床表現特點為距分娩期越近,臨床癥狀越明顯。開始表現為咳嗽、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等典型心力衰竭表現。一般先出現左心衰竭隨后出現右心衰竭,也有出現全心衰竭的。
懷孕期間,在注重孩子健康的同時很多準媽媽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只給胎兒做妊娠期疾病防治,而忽略了自己。其實孕婦自身也很重要,懷孕期很容易患上心肌病、脂肪肝、肝硬化、妊娠性黃疸,這些疾病看起來很平常,但由于孕婦不能吃藥,所以很容易耽誤病情,長期得不得治療,很有可能會導致各種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