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發腦血管意外, 無論腦梗塞或腦出血, 一經確診, 應在緊急處理后迅速剖宮產終止妊娠, 麻醉方法以連續硬膜外麻醉為首選, 可減輕母體血流動力學變化。
(1)絕對臥床休息, 給予鎮靜、解痙等對癥治療, 在娩出胎兒前呼吸抑制劑如嗎啡、哌替啶應慎用。
(2)降低顱內壓, 預防腦疝。顱內壓升高可引起腦疝, 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故需積極治療腦水腫。心肺功能良好者首選20%甘露醇250ml, 30分鐘內靜脈滴注, 必要時重復。心肺功能不良者可選用呋塞米(速尿)40mg或50%葡萄糖液靜脈滴注, 必要時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脫水利尿過程中應注意電解質平衡, 不宜過度補充鉀鹽。
(3)保護腦細胞方面, 應立即于頭部置冰帽或在兩側頸動脈部位和頭部放置冰袋, 同時可用適量冬眠藥物。
(4)降血壓。血壓過高及波動大者容易繼續出血, 降壓時血壓下降幅度不宜太大, 以不超過平均動脈壓的20%~25%為宜。降壓藥可選用肼屈嗪、哌唑嗪、酚妥拉明、甲基多巴、拉貝洛爾等藥物。不宜使用強交感神經阻滯劑如氯丙嗪等類藥物, 因血
壓過低可使腦供血不足, 且可影響胎盤血循環對胎兒不利。
(5)止血治療 并發腦出血者, 可選用氨甲環酸、氨甲苯酸、6-氨基己酸、酚磺乙胺(止血敏)、立止血等藥物止血治療。
(6)手術治療。若顱內血腫> 30 ml, 應在解痙、降壓、脫水治療的同時立即開顱, 消除血腫。可以與剖宮產同時進行, 也可以在剖宮產術后由腦外科醫生決定手術。發生腦疝時是否開顱,目前意見尚不一致, 顱內壓升高、腦疝形成原則上應手術治療,但有人認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引起的腦組織彌漫性水腫, 不是局灶病變,應以綜合搶救為宜, 不主張開顱或穿刺。
(7)腦梗塞的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發腦梗塞與腦出血的治療方案不同, 前者均為皮質下單發或多發小梗塞灶, 而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等主干阻塞少見, 一般腦水腫不嚴重, 除解痙、鎮靜、抗炎治療外, 可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靜脈滴注, 每日1次, 兩周為1療程, 進行擴容治療。同時可口服川芎嗪50mg,每日3次, 擴張血管治療, 1個月為1療程。顱內壓不高, 不必用甘露醇脫水治療, 更不必行開顱減壓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