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處理高鉀血癥 ( 1)重在預防:包括限制含高鉀食物、控制感染、糾正酸中毒、不輸庫存血,早期發現和處理消化道出血等。(2)治療方案包括: ①10%葡萄糖酸鈣10~20mL 靜注(高鉀心臟毒性時首選);② 25%葡萄糖液200mL加胰島素16~20U靜脈滴注,可促使葡萄糖和鉀離子轉移至細胞內合成糖原;③鈉型或鈣型離子交換樹脂1g
可交換鉀0.8~1.0mmol/L, 15~20g加入25%山梨醇溶液100mL口服,每日3~4次可有效降低血鉀,但作用較慢,不能作為緊急降低血鉀的治療措施;④最有效的方法為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若有嚴重高鉀血癥或高分解代謝狀態,以血液透析為宜。
2.5 糾正代謝性酸中毒 如二氧化碳結合力<13mmol/L或血氣分析提示代謝性酸中毒者,應予以5%碳酸氫鈉250mL靜脈滴注,根據心功能情況控制滴速,并動態隨訪監測血氣分析。有時每日需補充500mL。糾酸同時靜注10%葡萄糖酸鈣10~20mL以防低鈣性抽搐。
2.6 防治感染 患者由于機體消耗嚴重,抵抗力顯著減退。應加強無菌技術,盡量不做侵襲性檢查和治療,但不主張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當感染已經存在時,宜應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選用無腎毒性或腎毒性較小的抗菌藥物,如頭孢三代、大環內酯類、青霉素,并注意藥物的劑量。不宜用氨基糖苷類、四環素族及磺胺藥等。
2.7 營養補充 營養補充可提供足夠熱量,減少體內蛋白分解,從而減慢血氮質升高速度,增加機體抵抗力,降低少尿期病死率,并可能減少透析次數。每日補充熱卡應>6280kJ (1500kcal) ,可按30~35 kcal/(kg·d)計算(1kcal =4.1868J ) ,可用50%70%葡萄糖液及10%~20%脂肪乳劑(糖、脂熱卡比為2 :1) 。最初48~72h應限制蛋白質進入量,以后漸進補充,可以血制品和必需及非必需氨基酸作為氮質補充(以必需氨基酸為主) ,熱卡(kcal):氮(g)為100~150:1。應隨訪血糖濃度,并觀察血電解質,對無高分解代謝狀態的患者,治療數天后常見血鉀、血磷降低,應適當補充。另外應特別注意容量過多性心力衰竭。
2.8 透析療法 是搶救急性腎功衰的最有效措施,可減少急性腎衰發生感染、出血和昏迷等并發癥,縮短病程、降低圍生期死亡率。緊急透析指征: (1)急性肺水腫,或充血性心力衰竭。(2)嚴重高鉀血癥,血鉀> 6.5mmol/L,或心電圖已出現明顯異位心律,伴QRS波增寬。一般透析指征:(1)少尿或無尿2d以上。( 2)已出現尿毒癥癥狀如嘔吐、神智淡漠、煩躁或嗜睡。(3)高分解狀態。(4)出現體液潴留現象。(5)血pH <7.25,實際重碳酸氫鹽<15mmol/L或二氧化碳結合力< 13mmol/L, (6)血尿素氮> 17.8mmol/L(50mg/L),除外單純腎外因素引起,或血肌酐> 442μmol/L(50mg/L) 。(7)對非少尿患者出現體液過多、眼結膜水腫、心奔馬律或中心靜脈壓高于正常;血鉀> 5.5mmol/L;心電圖疑有高鉀圖形等任何一種情況者,亦應透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