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交可導致妊娠,而對妊娠的渴望與否會產生各種不同的心理狀態,進而影響夫妻雙方的性反應。對妊娠的恐懼可以干擾婚姻的性生活,妻子害怕因妊娠而失去青春和美貌,特別是以外表獲得丈夫的歡心的女子,對性生活常常采取躲避的態度。丈夫會誤解妻子不愿與之在一種親密的性關系上相處。特別對于已有了多子女的婦女在躲避丈夫的性要求時,會被丈夫視為不懂得愛、封建、老古板、不開化等。因而產生夫妻間性生活的不和協。
妊娠后對性生活態度不一。許多的調查和研究共同認為此時期夫婦雙方有性生活的愿望,但常被主觀上的擔心所限制。婦女可能因增大的腹部而無意識地拒絕丈夫的性要求,丈夫也可因擔心性交對妻子和胎兒引起損害而主動減少性生活次數。但對粗暴的丈夫來說,他可能較少考慮對方的情況而認為妻子不受歡心。對于計劃之外的妊娠,由于心理準備不足,雙方可能產生一些矛盾,彼此埋怨而較少考慮自己的責任,有可能影響夫妻間的關系。但也有一種反常,即由于妊娠不是預期的,夫婦認為由于此間不會再妊娠,可能會產生性欲增強,因而對于過多或過強的性交會對妊娠造成不利的影響不作過多考慮。
傳統上認為,妊娠后性交次數應該有所降低,實際生活也是如此。馬斯特斯及約翰遜的調查報告指出,妊娠最初3個月性交頻率下降,這主要由于心理因素所致,中3個月,性交次數與性反應增強,據說是由于盆腔充血引起性欲增強并易產生性高潮;最后3個月因生理上的不適性交頻率又減少。Sol一bert、等對226例產后的婦女進行了回顧性的研究發現,性交頻率從妊娠診斷確定到分娩前均有所下降。為了避免回顧性方法的不可靠性,To10r及DiGrazia對161例孕婦進行了問卷調查。這些婦女均等地分布于妊娠各個時期。作者報告,隨著妊娠的進展,性欲及性活動均逐漸降低,尤其在最后3個月。Pasini調查了100例產婦,證實了他們兩人的報告。而Kenny發現孕婦的性行為除了最后3個月,從性欲、性交頻率及性高潮均有所降低外,其余時期沒有明顯變化。Pasini進一步發現并證實其假想,即對妊娠持樂觀態度的人維持或促進原來良好的性關系,而對妊娠持悲觀態度的婦女則性滿意性降低。
雖然孕期性交是常見的并在醫學上認可的,一些羊水感染的報告指出對這方面應小心行事。在分娩前的個月內每周至少有1次性交者的羊水感染發生率及嚴重性均明顯增加,同時伴發的嬰兒死亡率則5倍高于此間禁房事者。即使在孕早、中期,適當節制的性生活也是有益于妊娠維持的,當然必需因人而異。對于迫切希望生育的婦女或夫婦雙方,或是已有過多次流產病史的婦女,妊娠后的性生活不僅不能帶給她(或他們)歡樂,反而增加緊張情緒,這是不利于妊娠的。當妊娠發生在婚前階段時,因妊娠而促成的匆忙的結婚有可能對婚后的性生活及其夫妻關系產生長久的、不利的影響,甚至會造成最終的婚姻破裂。因此,醫生首先應對妊娠婦女的精神與心理反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給予他們及時的恰到好處的孕期指導以促進性生活的和協。
產后性生活的正常恢復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大部分婦女可能會經歷輕度的抑郁,常被稱作產后抑郁。一般發生在產后1-3d,而后自行停止。對此除了精神支持與鼓勵外不需要特殊處理。是否這種抑郁繼發于激素撤退或由于胎兒脫離母體所致的失落感是不清楚的。或許由于生育造成的身體損傷、勞累、育兒所致的精神壓力是主要原因。總之,心理和生理上的變化可能會對性生活的恢復產生一定影響。夫婦雙方要互相體貼和諒解共同渡過暫時的、一般為3個月左右的性分離的時期,使女方的身體和體力能夠盡量恢復到孕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