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孕媽咪初為人母,對很多事情都不是很清楚,加上平時了解的孕期常識也比較少,因而難免在一些認識上和做法上會存在誤區,婦產科專家指出臨床上有很多的孕媽咪覺得產檢正常就說明能順利分娩,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還有些孕媽咪認為產前診斷不等于產前檢查,這也是不正確的。
誤區一:產檢正常=分娩順利?
專家指出據相關調查,60%準媽媽錯誤認為,產檢正常,生產的時候一定安全。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因為生產時候有一定的風險,懷孕過程的產檢都沒問題,也不代表生產的時候就會一切順利。
待產的過程會出現許多緊急狀況,如胎盤剝離、臍帶繞頸或壓迫、吸入胎便、胎兒心跳不正常、胎兒窘破等,很多緊急狀況都是等到產痛開始后才會發生,必須要做緊急處理。產痛以后的狀況是在生產當時才有變化,并不是之前可以預測的。
醫生:產檢正常只是代表“到目前為止”一切正常而已。
90%準媽媽錯誤認為:前一胎剖腹,下一胎也要剖腹。
如果第一胎開刀的原因是因胎位不正,羊水太濃稠、胎兒心跳不佳或個人因素,那第二胎自然產的成功幾率可達80~90%。但是第一胎選擇剖腹產若是因為骨盆太小、產程遲滯,那第二胎自然產將有高達60~70%的失敗率。有時候,第二胎采取剖腹產,是怕會造成子宮破裂。
根據臨床統計,第一胎采子宮橫切手術,第二胎自然產發生子宮破裂的幾率約0.5%~4%;第一胎采直切或倒T切法,第二胎子宮破裂的幾率約為9%。因此,第二胎的生產方式需視準媽媽的具體狀況而定。
醫生:上一胎剖腹、第二胎要自然產,最好選能進行30分鐘緊急剖腹產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