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有多少產婦是死于難產?又有多少難產是因為胎位不正?胎位不正它是殺死產婦或是嬰兒的罪魁禍首,那么我們現在需要做的便是努力的做到知己知彼,那樣才能百戰百勝。我們要清楚的了解知道胎位不正的形成與解決方法,讓胎位不正不再危害產婦們的性命,讓更多在媽媽肚子里就調皮的孩子們生存下來!
一、胎位不正怎么辦
在產科的處理方面是以九個月(36周)懷孕仍為胎位不正時,就表示診斷確定,但仍有極少數多產婦在臨盆前仍有胎位改變的機會,然而一般而言,在妊娠32-34周還是胎位不正——“臀位”時就應該決定(一)實行人工外轉胎位法;(二)自然臀位生產;(三)直接剖腹產。
執行人工外轉胎位時,通常會給予子宮放松的藥物,以有經驗的醫師執行時約有六成的成功率,但是若曾經有前次剖腹產之孕婦則不建議執行外轉胎位術,此外,羊水量必須適中、最好胎兒的背部在兩側、產婦體重適中,而且胎兒之臀部并未進入骨盆深部等條件下才適宜執行外轉術。
二、陰道生產的注意事項
當外轉術失敗或不適宜執行的胎位不正孕婦,在選擇陰道生產時必須注意X光或電腦斷層掃描以確定骨盆是否足夠通過,同時胎兒體重需在2500至3500克之間,必須特別注意產程不可延長。由于臀部通常比頭部要小,所以下降可能較快,但不可以為頭部也很容易產出,而認為有過早生產的時機,以免引起產傷或頭部在最后生不下來的危機,若有任何產程延長則必須及早剖腹生產。
另外單腿或雙腿直立的胎位不正時也不適宜陰道生產,否則臍帶過早脫落垂出來引起胎兒缺氧的危機,也會比一般的正常胎位要多很多。此類胎位不正必須隨時注意,在破羊膜時要進行陰道檢查,確定臍帶是否有脫出的情形。
近年來臀位的陰道產,年輕醫師的執行經驗不多,在執行時必須有資深醫師在場協助生產,以確保胎兒的平安,同時臀位產的胎頭產鉗也必須準備使用。
臀位陰道生產執行不當時有如下的危機:(一)出生時缺氧;(二);(三)脊椎受傷;(四)手神經受損;(五)骨折;(六)內臟受傷;(七)口喉部受傷等。
三、多數媽媽選擇剖腹產
過去的十年來各大醫院在臀位產漸漸為剖腹產所取代,這是因為多項研究發現,剖腹產胎兒的安全度,高于陰道生產的不確定性。這不全是醫師的原因,在孕婦及其家庭對胎兒的關心度及要求零失誤的壓力下,使得醫師及孕婦,共同選擇剖腹產。然而,在目前的環境下,個人認為第二胎以上,沒有剖腹產的孕婦,在胎兒不大,孕婦本身也沒有并發癥的情形下,臀位也就是“純臀位”沒有直立腿的情形,在產程正常時,還是可以考慮陰道生產,不過事前與主治醫師討論利弊后再下決定,是最佳之道。
四、胎位不正的原因
大約有3%準媽媽可能胎位不正(臀位),引起的原因有:(一)早產;(二)胎兒畸形;(三)羊水不正常;(四)胎兒生長過慢;(五)臍帶太短;(六)子宮畸形;(七)胎盤不正常;(八)骨盆狹窄;(九)多胎等。故發現后必須詳查胎兒與準媽媽的身體狀況是否正常。
若是媽媽感覺自己的胎位不正的時候,一定要盡早去醫院檢查,一切都要以往萬一,不要抱著僥幸的心態,這樣不僅會害了孩子,也會害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