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說的胎位不正好多人不是很了解,醫學上認為正常的胎位是指胎兒的身體最靠近子宮頸的位置,在生產過程中都是頭先下降出來,除了頭位之外的所有胎位,都稱為胎位不正。胎位不正不利于產婦順產,如果不及時糾正很容易造成產婦難產。那么孕婦胎位不正分為哪四大類型呢?
1、單臀位(單純的只有屁股先出)
嬰兒的身體在臀部折成兩半似的,雙腳舉到頭頂上。生產時,由臀部先出來,這種生產方式是臀產中最安全的,因為只要子宮口開的夠大,足夠讓臀部出來,那么就不必擔心頭部出不來了。
2、復臀位(屁股與腳一起先出來)
嬰兒有如呈盤腿坐的狀態,屁股和單腳一起先出來。雖然這也屬于安全的生產方式,但有時只有一腳先出來,就是下面介紹的不全足位。
3、不全足位(只有一腳先出)
這種形態與前兩種狀態不同的是,容易提早破水,也因此臍帶有時會從子宮口脫出。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子宮壁與嬰兒之間的臍帶受壓迫,將危及胎兒的生命。而且,這種生產方式即使屁股已先出,但子宮口無法全開,致使嬰兒頭夾在子宮口不易出來,即可能造成難產。
4、全足位(兩腳先出)
這種生產方式比起前者,臍帶更容易脫出,加速嬰兒血液循環的惡化,是胎位不正之中最難生產的類型。
以上內容介紹的就是孕婦胎位不正的四大具體類型,如果平時孕婦發現自己有胎位不正的情況時,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糾正胎位不正,這樣才不會影響產婦分娩給自身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