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提示
大多數宮頸糜爛是生理性改變,在除外宮頸癌和宮頸上皮內瘤變后,原則上“輕、中、重”度宮頸糜爛都無需其他治療,除非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如陰道分泌物過多、有明顯異味等。治療的方法可首先考慮藥物治療,可采用愛寶療栓、保婦康栓等外用栓劑,對于中、重度宮頸糜爛藥物治療療效欠佳或因宮頸糜爛導致不孕的患者也可考慮采用冷凍、激光等物理治療。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病,有報道說30歲以上婦女約20%有子宮肌瘤。子宮肌瘤絕大多數是良性的,只有極少部分可能出現惡性改變,成為子宮肉瘤。大多數患者沒有明顯癥狀,相當一部分患者是在婦科檢查中發現子宮肌瘤的。對于無明顯癥狀的患者,若肌瘤較小,可3至6個月復查一次,若肌瘤增大或出現癥狀可考慮進一步治療。一般來說若單個肌瘤結節直徑大于5cm或子宮增大超過懷孕10周子宮的大小時應考慮手術治療,若因子宮肌瘤導致陰道不規則出血或子宮肌瘤短時間內增大明顯也應考慮手術治療。
疾病提示
所有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案都應該由正規醫療機構做出,所以當我們發現體檢報告提示“子宮肌瘤”時,應當記住按期到醫院復查,以得到正確的治療方案。
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也是體檢報告中常提示的內容,因為“卵巢囊腫”就醫的人不在少數。實際上,體檢報告中的卵巢囊腫只是一個統稱,包括生理性囊腫、卵巢腫瘤、巧克力囊腫等多種可能性,并不能一概而論。
疾病提示
婦科檢查若發現附件區有腫物,應結合B超進一步判斷腫物大小和性質。一般來說,對于育齡婦女,若B超提示腫物為“純囊性”,且直徑小于5cm,可考慮暫保守治療,3至6個月復查一次,酌情進一步處理;若B超提示腫物為“囊實性”、“實性”或腫物直徑大于5cm,則應考慮手術治療。而對于絕經期婦女,只要在附件區發現腫物,就應密切觀察,必要時考慮手術治療,以除外卵巢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