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一般女性對于婦科“內診”的印象,大多是尷尬、難為情,并且不知該用何種心情面對的一種處境,即使已感覺到身體異常,并在心里歷經一番掙扎與煎熬之后,婦女們也不見得愿意以內診的方式接受診斷。怕疼、擔心醫生手法粗糙而受傷…更重要的是由于內診牽涉到個人身體的隱私,加上不清楚內診進行的程序,很容易讓女性對醫生的檢查,產生是否牽涉性騷擾的疑慮。究竟為什么要內診?內診如何進行?花點時間對內診有進一步的了解,上內診臺,就不會是想象中的那樣可怕!
為什么必須做內診?
“可不可以不要內診?”是否進行內診,的確是要依據病患的意愿而進行,但大部分就診的女性,并無法將病況描述清楚,醫生基于必須有詳細而正確的診斷,以便對癥下藥,很多時候,內診的“親自檢視”自然就是無可避免的過程。常見的如婦科炎癥、腹痛什么的,都需要內診配合檢查。但是為了避免處女膜的損傷,尚未有性經驗的女性是不用進行內診的。
內診怎么進行 ?
需要進行內診時,護士會將病患帶至內診室,請病患將內外褲除去,雙腳張開躺至檢查臺上,通常身體的下半部會以一條布簾將病人與醫生的視線隔開,避免病人感到不自在,之后醫生便會戴上手套,依患者所述的癥狀或病情進行檢查:
外部的檢視
首先檢查的便是外陰部,包括大陰唇、小陰唇的外觀、陰毛所在的皮膚或者毛囊是否有異狀,之后再將小陰唇撥開,尿道口、陰蒂等部位的外觀就可清楚檢視到。
鴨嘴(擴陰器)的檢查
更深入的如陰道內壁的檢查,就必須要利用俗稱的“鴨嘴”,也就是擴陰器將陰道撐開來進行檢視,看子宮頸、陰道壁及分泌物的狀況如何,或是進行抹片的檢查,但子宮內部則是無法看見的。在檢查進行時,如發現感染,醫生也會根據狀況清洗陰道或者擦上藥膏、塞入塞劑來治療。
骨盆腔檢查
當醫生將擴陰器取出,以一只手的一根手指放入陰道內,而另一手則按壓腹部時,不要對醫生的這個動作感到疑問,因為這個動作是用來檢查位于兩手間骨盆腔內的器官,如子宮、輸卵管、卵巢等,可檢查出患者或者是否有腫瘤、有否疼痛發炎等異樣。
克服內診的恐懼
內診是大多數女性一生必須經歷的過程,與其總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上檢查臺,不如了解自己真正畏懼內診的原因并加以克服,就能以平常心來面對:
一、與醫生建立良好的溝通
對于內診的緊張感,經常是由于不了解內診的必要性,或者是因造成疼痛、不適感而造成的,因此在內診之前,可以先和醫生溝通,了解病癥與進行內診的步驟,而進行時倘若產生強烈不適感,也應該告知醫生,以免因醫生“強行執行”的印象而造成反感。另外找一名好醫生也是很重要的,要愿意與病人溝通并傾聽病人的需求,而耐心與細心的診斷,也能放松病人的情緒。
二、求診于女性婦產科醫生
除了親密伴侶之外,要讓自己的私密部位暴露在第二位異性面前,即使做好心理調適,女性通常多少也會感到難為情,如果女性醫生可以降低你的排斥感,不妨選擇有女性醫生的婦產科進行診治,畢竟有病人的完整配合,才能對病情有確實的了解及治療。
三、第二位女性的陪同
如果真的覺得不自在,可以請媽媽、姐妹,或者是熟識的女性朋友一起前往,有可信賴,或者具經驗的女性在身旁,可減緩部分的緊張,也能因為有他人了解自己的疾病,而舒緩“看婦產科是丟臉的”的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