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好朋友——月經,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也是反映女子健康與否的一個標志。女性月經周期一般為28~30天。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仍屬正常范圍,周期長短因人而異。但是,若是月經推遲,或遲遲不來,那就要好好研究下到底什么原因導致月經推遲了?
原因1、過度減肥導致月經推遲
許多女性為了控制體重,服用一些減肥藥物或者過度節食,從而導致月經推遲。這種情況如果時間短暫可以自然恢復正常的月經周期,但對于時間較長者,往往需要進行藥物調理才可恢復正常的月經周期。
原因2、內分泌失調導致月經推遲
臨多囊卵巢綜合癥、卵巢功能早衰等內分泌原因也會導致月經推遲,應用及時進行檢查,一旦發現異常,盡快進行治療。
原因3、慢性疾病導致月經推遲
一些常見的慢性肝炎、肺結核、腫瘤、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慢性疾病,常常因營養缺乏而導致月經推遲。
原因4、宮頸粘連導致月經推遲
有經血,但是經血因為粘連是宮頸不能正常排出,聚集在子宮內,患者會有周期性腹痛,B超檢查可見宮腔內有也行暗區,往往需要到醫院行宮頸擴張術。這種情況不及時改善會導致子宮內膜異位。
原因5、卵巢早衰導致月經推遲
卵巢早衰是由于卵巢功能異常導致的。常常表現為月經延遲、稀發、閉經和不孕。可出現陰道干枯、性交困難、潮熱失眠等類似更年期癥狀。
原因6、懷孕原因導致月經推遲
對于有過性生活的育齡婦女,當月經推遲的時候往往懷疑自己,是月經異常還是已經懷孕,這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現象。
首先確定是不是懷孕。如果月經周期一向正常,從來沒有推遲的跡象,而且出現一些妊娠反應的表現,應該在月經推遲之后的第五天(也可以從月經開始計算的第五天),使用早孕試紙測試尿液,若為陽性應配合婦科盆腔檢查;如果宮頸呈紫藍色改變,子宮體飽滿或增大,并可能有乳房脹痛,惡心等伴隨癥狀,可診斷為妊娠。
四大要點預防女性月經推遲
要點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個別在月經期有下腹發脹、腰酸、乳房脹痛、輕度腹瀉、容易疲倦、嗜睡、情緒不穩定、易怒或易憂郁等現象,均屬正常,不必過分緊張。
要點2、注意衛生,預防感染。注意外生殖器的衛生清潔。月經期絕對不能性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過勞。經血量多者忌食紅糖。
要點3、內褲要柔軟、棉質,通風透氣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換,換洗的內褲要放在陽光下曬干。
要點4、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飲開水,保持大便通暢。血熱者經期前宜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忌食蔥蒜韭姜等刺激運火之物。氣血虛者平時必須增加營養,如牛奶、雞蛋、豆漿、豬肝、菠菜、豬肉、雞肉、羊肉等,忌食生冷瓜果。
專家提示:如果僅偶爾1—2次月經延期,且無其他伴隨癥狀,則不屬于月經病范疇。當月經周期間隔長達35天以上者稱月經稀發,停經超過3個月經周期稱為閉經。因閉經后不排卵,還可以導致骨質疏松、子宮內膜增生等問題,必須引起重視。應該立即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