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大多數女性對孕、產期及哺乳期用藥都非常重視,而在月經期對一些藥物的使用卻未加注意。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一項調查顯示,女性比男性更易發生藥品不良反應,比例為1∶0.74。
女性經期的生理改變使得用藥必須謹慎,經期用藥的安全性應當引起充分重視:一方面部分藥物可導致月經異常,另一方面經期出血也會影響部分藥物的療效。那么,在女性經期,甚至是月經來潮前,哪些藥物需要謹慎使用呢?
治療婦科感染的陰道局部用藥:治療陰道炎癥的洗液、栓劑、泡騰片等應暫停使用。因為在月經期間,子宮黏膜充血,宮頸口松弛,加上陰道里有積血,非常適于細菌生長繁殖,若此時進行陰道局部用藥,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細菌逆行侵犯子宮腔及子宮內膜。
抗凝血藥:可引起月經過多,甚至大出血,經期應避免使用,如香豆素、肝素、溶栓劑等。
止血藥:如安絡血、維生素K等,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促使毛細血管收縮,使用后會引起經血不暢。此外,還應慎用具有較強止血作用的中藥或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