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周期每月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天,但月經的經期基本正常者稱為月經先期,屬月經病。多見于育齡期婦女。如月經周期僅提前3~5天,亦無其他明顯癥狀者,屬正常范圍。如果月經周期偶然超前一次的不作月經先期論治。本病可見于有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的黃體功能不足、放環后月經失調、慢性盆腔炎等疾病。
月經提前的病因病理主要是氣虛和血熱。因為氣有攝血功能,氣虛則不能攝血,沖任二脈失去調節和固攝功能;血得熱則妄行,故血熱可使經血運行紊亂而妄行,均可致月經提前。引起氣虛和血熱的病因有以下幾種情況:
1.氣虛 由于飲食失節,或勞倦過度,或思慮過極,均可損傷脾氣,而使脾虛氣弱,沖任不固,無力統攝經血,以致月經提前而行。
2.血熱 如素體陽熱偏盛域過食辛辣助陽之品,可使熱伏于沖任,迫血妄行而致月經提前而行,此屬實熱所致。如經常急躁郁怒可以傷肝,使肝火妄動,影響血海和沖任對月經的調節功能而致月經先期,也屬實熱。如素體陰虛內熱,或久病陰虧,或因失血后傷陰,均可使陰虛生內熱,熱擾沖任,而致月經先期。
中醫專家分析月經提前的原因
正常女性的月經周期為28天左右,如果月經來潮周期總是提前7天以上,甚至1個月內兩次來潮者,則稱為“月經先期”,亦稱“經期提前”或“經早”。如僅超前3-5天,且無其他明顯癥狀,屬正常范圍。偶爾超前一次,也不算經期提前。專家分析的月經提前的原因:
中醫認為,月經能否正常來潮,與肝、脾、腎以及沖任二脈關系最大。而導致月經提前的原因,主要與以下兩種因素關系最為密切。
月經提前的原因————因素一:血熱
素體陽氣盛,或過量食用辛辣食物和補品,或情志抑郁,或久病失血較多的人,都容易血熱。血得熱則枉行,流速也加快,以致經期提前。《丹溪心法》說:“經水不及期而來者,血熱也。”血熱又有實熱、虛熱,肝郁化熱之別。
月經提前的原因————因素二:氣虛
飲食失節或勞累過度的人最易損傷脾氣。脾是血的“管理者”,“管理者”孱弱,“被管理者”難免乘機“興風做浪”,導致月經提前來潮。如《景岳全書婦人規》云:“若脈證無火,而經早不及期者,乃心脾氣虛,不能固攝而然。”
遏制“紅色風暴”的中醫之道:
婦科的專家介紹,對月經提前的治療,國醫國藥比現代醫學療效更為確切。祖國醫學認為,月經提前的治療原則,重在調經以治本,一般而言,如先病而后月經提前,當先治病,病去則經自調;若因經不調而后生病者,當先調經,經調則病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