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期作為我們身體健康的一個標志,自然是有一定的標準可言。過多或過少都是身體不健康的一種表現。倘若原本規則的月經期忽然呈現了異常,那往往意味著健康呈現了某種故障。
月經期多少才算正常?
月經是周期性子宮出血的生理反應,怎樣才能知道月經量多了還是少了呢?婦科專家介紹說,一般每次月經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過多。正常的應該是每次60毫升。這就需要我們平時留意衛生巾的使用量,每個周期不超過兩包。假如每次用三包衛生巾還不夠,每片衛生巾都是濕透的,就屬于經量過多;相反,每次月經一包都用不完,則屬經量過少,應及早去看醫生。
而月經周期則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有人少至20天,還有人多達36天,這期間都算正常.專家提醒,從生理發育特點來看,青春期女性月經不規律是正常的,但若長時間不規律,比如半年或者一年,就應該引起重視了。育齡期的女性的月經大多數應該是正常的,不正常很可能就有問題。
月經期量少的常見原因:
1.易見的是內分泌原因,如各種激素分泌異常或不排卵等;
2.另外可能是子宮內膜本身的原因,如子宮內膜結核引發內膜病變或人工流產、刮宮引發子宮內膜薄等;
3、過度節食的女性會發生月經量少;
4、生悶氣或相遇重要魂魄刺激和心理創傷,都容易導致月經量少。